- Feb 13 Sat 2016 01:10
【跑道上的故事】一百場路跑之第三十九場:跑在小琉球的皺褶裙礁
- Feb 12 Fri 2016 03:28
用生命影響生命
我們花很多時間在討論考試制度到底該怎麼改?該怎麼適用?該怎麼準備?卻很少討論我們的學生到底該上哪些課。我的學生時代,所有的知識的確都還在老師腦中與嘴中,我們的確需要透過傳統死板的上課方式來吸收知識,但現在這群一出生就沒有經歷過類比、數位轉換的學生,網路資訊可能比老師都還要萬能,到底學生在學校該上什麼樣的課?沒有人討論,大家總還是聚焦在該怎麼準備考試。
- Feb 08 Mon 2016 20:46
【跑道上的故事】一百場路跑之第三十八場:跑在奈良的世界遺產之間
冬天舉行的奈良馬拉松,早上起來是零度,太陽出來是六度,補給香蕉吃起來像冰棒一樣。將近兩萬的跑者中,有113名來自臺灣,是國外跑者最多的國家;從興福寺跑到奈良公園,跑進原始林,再進到春日大社,最後彎進東大寺。路線非常完美,跑在世界遺產裡,歷史定在那裡,我們只是跑過的人,一期一會,跑起來特別好。
- Feb 08 Mon 2016 02:09
【跑道上的故事】一百場路跑之第三十七場:曼谷熱跑
到曼谷好幾次,終於可以落地跑馬拉松,而曼谷馬拉松的特別在於起跑點就在大皇宮,為了起跑方便,特地選擇了老城區的住宿,有別以往在商業區的曼谷經驗,似乎老曼谷給我一種更有在地曼谷的味道。
- Feb 06 Sat 2016 23:37
到不了的車站
- Feb 05 Fri 2016 02:05
黏上手機的最佳時機點:春節過年
多螢不只改變消費者的媒體行為,最直接的延伸改變就在春節的手機流量;從近幾年的春節網路觀察流量可知,放假天數較長的春節不只改變出遊習慣,更影響了大家行動上網的時間,延伸更帶動了行動購物的商機。
- Feb 05 Fri 2016 01:47
【跑道上的故事】一百場路跑之第三十六場:承蒙您,安茲塞
「承蒙您,安茲塞」因為路跑,讓我來到台三線客家庄,住一晚。1872年,馬偕醫師來過現在的苗栗台三線12次,他在日記裡面寫這裡:「連最英勇的人也要屏住呼吸才能前行」。 以前我對這裡很陌生,原來這裡是融合了四縣客家、大埔客家、海線客家、泰雅族、賽夏族一起共同開發的山林,今天不只來過、走過,再跑過。
- Jan 27 Wed 2016 23:56
【跑道上的故事】一百場路跑之第三十五場:早安,八田與一
早安,八田與一。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的源頭;如果說嘉南平原是臺灣的稻倉,那烏山頭就是稻倉的媽媽。跑過偉大的地方,腦中都是畫面,21K finished。八田與一和他的老婆外代樹說:「烏山頭是一個天空很藍、空氣很好的地方,當工程開始,人潮聚集,就會成為一個熱鬧的小鎮,我們一定不會感到孤單。」於是他們來到這裡蓋水庫也建立家庭,水庫完工後,也是動亂分離的開始;八田的遺體在海上被發現,留在臺灣的妻子則是跳進水庫裡,永遠留在這裡。
- Jan 18 Mon 2016 00:17
出發去偏鄉看畫
休了一段長假,決定不出國,把時間都留給台灣;當中一小段我搭上火車,到了花蓮,到了瑞穗,瑞穗這地名的特別在國語和台語是不一樣的,所以會聽到:瑞穗到了、「水尾」告啊,而行走在花東間的列車,會多講原住民語,如果再多講日語,就是Mizuho了。在瑞穗的瑞美國小是日本人在台灣第一個原住民兒童學校,後來這裡的特色在游泳教育,最早連游泳池都沒有的年代,這花東縱谷裡不靠海的學校是用浸麻繩池來訓練學生,成了台灣最強游泳小選手發源地,所以法國藝術家留在這個即使已經是現代化游泳池外觀的畫,是有故事的。
- Jan 17 Sun 2016 23:45
【跑道上的故事】一百場路跑之第三十四場:在吉隆坡跑出台灣
到吉隆坡跑馬拉松的最大啟示是:觀光客是搭透天巴士遊城市,runner是用跑的看吉隆坡。從老城跑到新城,從古蹟跑到逛街的地方,一腳跑盡吉隆坡的所有景點,馬拉松就是要這樣跑在景點裡面才好玩啊!
- Jan 11 Mon 2016 00:54
到東澳南澳住一晚
- Jan 11 Mon 2016 00:12
連白宮也淪陷!STAR WARS燃起一把「消費者自創內容」的火
STAR WARS來了,即使在沒有任何廣告接觸的環境下,似乎時不時也會被STAR WARS相關主題給打到,電影中的元素成了配角,現實中的朋友家人成了主角,這樣的自主串聯擴散,很難讓人不注意。
- Jan 10 Sun 2016 23:56
【跑道上的故事】一百場路跑之第三十三場:綠島跑一圈就是半馬
- Dec 27 Sun 2015 14:21
一直會想起在錐麓古道上睡的午覺
很喜歡太魯閣,但不知道為什麼這裡越來越脆弱,好像每次來都不太一樣,這次是站上鳥的觀點、在東北亞第一大斷崖、往下看太魯閣。「人人均捫壁蟹行,自始至終不敢交談」關於錐麓的記載一直都很刺激,走起來真的實在是刺激得要命。
- Dec 21 Mon 2015 01:37
花蓮的文青是笑的
很少有機會到花蓮,花蓮之於很多人是東部的第一站,但之於我,花蓮一直都只是回家前的轉車站;難得到花蓮,難得到看了很多外國遊客在台灣踏浪的第一站:「七星潭」,而我竟然是三十歲之後才踏上。
- Dec 21 Mon 2015 01:15
【跑道上的故事】一百場路跑之第三十二場:後壁白河跑一圈,是台灣味
- Dec 21 Mon 2015 00:31
【跑道上的故事】一百場路跑之第三十一場:跑在舒米恩的台11線海岸
- Dec 19 Sat 2015 18:19
在台北西區找人味
很久以前幫台北101作了一個針對外國旅客的campaign,住台北住那麼久、竟然那時才認識曾獲UNESCO認証的保安宮。每年農曆三月,這裡會有保安文化祭,壓軸是台灣廟會活動少見的「放火獅」。 雖然在松山機場的航道上,基於對在地文化的尊重,塔台通知現場司儀將暫停起降15分鐘後,峰火欲來,炮聲震天、火獅燒盡,然後升天。
- Dec 14 Mon 2015 01:19
去到哪裡好像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