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我在東遊 (46)
- Feb 09 Sun 2020 18:01
第幾次東京了?
- Jun 05 Tue 2018 15:28
無所事事的泰國南部假期
泰國南部的海邊非常有氣質、海砂非常黏,甚至會把人黏著,黏著回憶,會一直想來,這是我第三次來喀比;又特別喜歡在聖誕新年假期時來,跟著一群從北歐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的包機、一群一群白皮膚的家庭遊客一起踏上喀比的沙灘,語言聽不懂,而這樣最性感。
- Mar 29 Thu 2018 19:18
往海的方向走去就是釜山
- Jan 21 Sun 2018 23:56
別和我說巴拉望怎麼樣,我會自己去!
沒有計劃、沒有想法,只是想說要去個陌生的地方,就來了菲律賓巴拉望;去哪裡好像不是那麼重要了,重點是去啊。「巴拉望市區沒什麼。」看過聽過太多,最好自己來走;早安巴拉望,公主港看似不繁忙,但一整天走下來,街頭最緊湊的時間是在太陽下山的前後兩小時;這裡維持一種自己的步調,交通、市容、建築,全球化到了這裡也得在地化,我在想這裡最好的就是「沒什麼那些我們平常就已經有的」,才感覺「有什麼」不一樣的。
- Jun 17 Sat 2017 21:11
在京都找回旅行的動力
其實旅行是會疲乏的,工作太累的時候其實連哪都不太想去,而旅行過累之後,也懶得再計劃下一次旅行,然而當我和朋友提到我連旅行都懶的時候,朋友和我說這樣的我非常不對勁,所以我寄了張明信片去日本預約參觀京都苔寺,郵局阿姨給我一張鄧麗君,好像馬上傳來背景音樂,『啊~在夢裡~』,就這樣,期待一個月後的旅行,是一種治療。
- Jun 17 Sat 2017 20:08
去幾次日本關西了?
每次聽到朋友又要去日本了、又要去日本關西了,都很想問他們:到底去幾次了?直到我自己要出發,也想問自己:到底去幾次了?而日本關西之所以會去這麼多次,就是還有很多地方沒去,所以每次總以為不會再來了,但還是不斷再出發,不斷再問自己,到底第幾次了?
- Jun 04 Sun 2017 23:35
島、海、光、山、空、太陽、風,從直島到倉敷
搭了船、上了直島,才發現藝術季之外,整個直島安靜地大叫都不會有人聽到的感覺,21度卻感覺像10度的天氣,特別適合用走的。光從過份安靜的街頭,都讓人納悶直島是否還有人在住,或是有人回來住;鄉村崩壞後的藝術計劃,是好還是不好呢?最熱鬧的地方是沒有一個人的,時間像暫停了一樣;決定把明信片投在這裡。
- Jun 04 Sun 2017 23:17
慢半拍的京都
出社會後第一個出差的地方是日本,也是我第一次到日本,他人口中似乎再熟悉不過的關西關東幾個重要的點,我都是很晚才一一踏上的;在台灣,這麼晚才到過日本,似乎有點不可思議,當說出「我要去京都了,我第一次去喔」的時候,眾人不外乎顯露出驚訝的反應,怎樣不行嗎?我就是去過非洲,去過東協十國,終於第一次要到京都了。
- May 21 Sun 2017 21:19
清邁跑一圈
清邁是個抵達之後就想全身、從腦到腳,都想徹底慢下來的地方;能走就走、能爬就爬、能騎腳踏車就騎腳踏車,又特別想起個大早,不只跟著街頭化緣,更想繞著古城牆跑一圈;清邁天亮得晚、太陽出來得晚,06:45,日出才會經過塔佩門。
- Sep 15 Thu 2016 05:10
買一張機票、一個人去日本關西看燈會
- Aug 29 Mon 2016 01:04
毫無目的亂走的旅行
我擅長作旅行計畫,可以鉅細靡遺地、用我自己看得懂的方式,從啟程到回程,各式各樣的大小事都可以排定清楚,如此走久了,有好有壞,好在一切按部就班,節省時間,並不太常有意外,而壞則在少了驚喜、少了從陌生中自我發掘的樂趣。
- Jul 14 Thu 2016 01:43
良久良久的放空旅行
旅行有很多種方式,趕著不斷移動的、躺著休息的,不論哪種方式,不過都在重新找回好奇心、純粹讓自己面對自己;工作最忙的時後,我發現我沒辦法看書,很多時候只能靠追劇來暫時將腦子清空;連續假期,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在電視前,決定到我最喜歡的海灘去:泰國Krabi;一年的最後一天,就在最後幾小時,獨自搭上飛機,在越過寮國和泰國邊境時,時間跨入新年,從高空上賞煙火,一炫一滅,好夢幻,自己在心裡默唸:新年快樂。
- Jun 05 Sun 2016 16:04
曼谷之外的泰國
去了泰國好多次,大多待在曼谷居多,偶爾會跳上小巴,往鄰近郊區走動,而真正讓我喜歡一直來泰國的,就是曼谷郊區;就像是離開台北才會感受真正的台灣一樣,到了曼谷市郊,搭上在地雙條車、遊了在地的河、逛了在地市場、騎了反方向的摩托車,身體力行於在地裡,才在回憶裡種下真正屬於泰國的回憶。
- May 02 Mon 2016 19:38
樂趣在焦躁中的胡志明市
從柬埔寨的暹粒,到金邊,再到胡志明市,第一次嘗試跨國公車之旅,就給了柬埔寨和越南,沿途的樂趣,都是在計畫之外,也因為在意料之外,反而覺得有趣;第一個樂趣在跨國巴士上了船,跨過湄公河,再下船,繼續往邊境前進;觀察同車的乘客,似乎只有我是興奮的,一種少見多怪的樂趣。
- May 02 Mon 2016 11:12
預期之外的河內
"There are no strangers here; only friends you haven't yet met." - W.B Yeats。在龍坡邦的瑜珈店前看到這句話,一個人旅行反而是大量講話的經驗,這次應該是沿途認識最多人的一趟,我會把你們都寫下來,即使可能永遠不會再見面。就這樣,一個人,一路從泰國清邁,到了寮國永珍、旺陽、龍坡邦,再到了河內、到了中南半島的東邊盡頭-下龍灣。
- Apr 21 Thu 2016 22:35
在龍坡邦旅行的眼神
進入深夜前,我和兩個韓國人一起搭上班Tuk Tuk要去轉乘往龍坡邦的VIP bus,結果看到bus,語言不通,但表情一看就知道,都在顯示:「這班車沒問題吧?」但一踏上去,我就看到「高雄市政府歡迎您」的字樣,應該是台灣回收過來的車,就這樣一路漆黑山路,也睡到翻掉。
- Apr 10 Sun 2016 13:42
傳說中的汶萊
- Apr 05 Tue 2016 23:22
在檳城發現野生粗獷的語言文化樂趣
台灣古蹟專家說,最美的閩南建築不在福建,在檳城;最美的粵式建築也不在廣東,在檳城。就這樣,我來到了檳城,不只建築新舊融合,文化和語言也交雜在其中,發現在檳城的樂趣,不只是看建築古蹟,吃小街文化,還得認真聽上、說出台語或是中文,充滿熟悉又交叉驗證比對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