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沒有耐心聽故事,除非有一些感官互動;在台北,得人擠人、擠在華麗的數位科技之間和自己的手機互動;在台南,種籽博物館的館長會撥開桃花心木的種籽,拋在半空中,大家眼神發亮、一起發出:「哇!」原來桃花心木的種籽在傳播時,像竹蜻蜓一樣在飛,這才是互動啊。
- Oct 26 Fri 2018 17:59
每個東西都好新,要用手去指
- Oct 01 Mon 2018 01:18
下次要去哪的清單裡,總會有個要回家。
工作上我是個planner,生活上我也是個planner,我擅長做計劃,不只是做客戶的年度計畫,更包括了自己的生活計畫;身為一個planner,從社會文化與消費者的生活裡找洞察是我的工作之一,這樣的工作習性,養成了我對生活、找尋旅行意義的習慣,然而,最近這幾年,我發現我的旅行清單裡不管列上了多少未盡未達的目的地,卻習慣將台東給安插在其中。
- Jul 10 Tue 2018 19:14
生活不再是他方
- Jun 20 Wed 2018 20:52
我的儀式感在池上
- Jun 19 Tue 2018 18:35
到台北西區預習過年
- Jun 14 Thu 2018 14:53
到金門感染往外走的野心
這是我第一次來金門,從又熟悉又陌生的閩南腔和建築開始。太陽照在古厝上,顏色更好看、門前的壁飾更立體。以為走在片場,但仔細看是沒有特別翻修過的,甚至還有人住,顏色不飽滿,但生活歷史感飽滿得很。
- Jun 06 Wed 2018 01:01
那些歌聲喚起的台東回憶
從台東老家出發,往右跑到底再跑回來,正好5K;往左騎或走可以到書店、咖啡店和海邊。喜歡在台東跑起來的時候,耳機傳來Bryan Adams的18 till I die,就以為自己還是當年18歲。
- Jun 05 Tue 2018 15:28
無所事事的泰國南部假期
泰國南部的海邊非常有氣質、海砂非常黏,甚至會把人黏著,黏著回憶,會一直想來,這是我第三次來喀比;又特別喜歡在聖誕新年假期時來,跟著一群從北歐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的包機、一群一群白皮膚的家庭遊客一起踏上喀比的沙灘,語言聽不懂,而這樣最性感。
- Apr 15 Sun 2018 20:06
回家過聖誕
我們家是天主教家庭,而台東為數不少的原住民裡也有不少天主教徒,每年聖誕是繼夏天豐年祭後返家團聚的日子;雖然不是每年都有機會在聖誕節時回家,但只要在這個節慶裡回家,留下的回憶和農曆新年相比,一樣濃厚但更有一種異國感的特別。
- Mar 29 Thu 2018 19:18
往海的方向走去就是釜山
- Mar 26 Mon 2018 14:23
想更靠近海一點、更靠近山一點
一直覺得車很難做,一堆行話很難搞懂,記得同事說過她出國讀書很沮喪時,會一個人關在車子裡靜一靜,因為缺乏和車子相處的經驗,所以對車主的故事比車子的性能好奇很多;「我想要更靠近海一點、更靠近山一點」曾經聽了一個為了小孩搬回台東,會在車後加裝露營拖車的爸爸講了他的生活和理想後,我是泛著淚光懂了。
- Mar 22 Thu 2018 12:41
搭台灣好行上山下海
在台灣旅遊有個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我常一個人搭著它上山下海,甚至深入部落;可以一日從城市直達泰雅族世居的偏遠山區部落,可以一日從喝連鎖咖啡的社區,直達體驗「馬告」之於泰雅族人日常意義的山區,還可DIY了我第一支竹筒飯,冷冷的天可以感受到泰雅族的熱情;台灣好行之於我,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可以快速重拾好奇心的媒介,從習慣日常的五天,運送我到不遠處的週末兩天,找到周間七天之外的,專屬星期八。
- Mar 16 Fri 2018 15:24
在池上生活的模樣:一早就在豆皮間吃早餐
那一天,我和爸媽是一大早就往池上出發,為了尋找一間豆皮店;與其說是為了豆皮,不如說是為了模擬理想生活。每次回台東,幾乎都會到池上繞繞;每次到池上,就會在腦中描繪著如果自己住在這裡,該是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模樣。
- Mar 15 Thu 2018 12:29
只是這個旅行有在上班
Fear will get the worst of the best of me. 我的行李箱裝滿了夢想和希望,裡面還有心情、緊張不安和興奮,放下很多、很多放下,為了看見不一樣;想要挑戰的不是另一個市場和經驗,而是我自己。才第二週,房子都還沒搬好,就準備要去比稿了;很喜歡在飯局上和同事聊起彼此的故鄉,腦中就計畫著下次要去哪玩;到中國的感覺像是在給自己一個30歲後的大旅行,只是這個旅行有在上班。
- Mar 14 Wed 2018 13:53
沒想到會再遊馬祖,也沒想到已經三十多歲了
一直記得有個朋友在東引當兵,從此沒再回過台灣,他一直停在24歲;上次踏上馬祖也還是2字頭的時候,再踏上的今天,想暫停都暫停不了的感覺。記得第一次來馬祖,從基隆慢慢浮了一個晚上到東引、再到南竿,再轉到北竿,就為了直衝芹壁;第二次來,吸老酒麵線、咬魚麵裡的魚丸魚餃、吃紅糟炒飯、挖幾顆當季淡菜,窗戶打開就是海,遠方是黃岐半島,在浪聲下睡著;沒什麼必做清單了,一切慢來。
- Mar 13 Tue 2018 18:19
拍那麼多照幹嘛呢?最後也不過剩一張。
Facebook上的on this day,在2009年的某一天我寫著:「如果十年後我們還在Facebook記錄生活,得靠這裡回憶過去的話,會不會太恐怖了?」結果還真的是這樣,所以我決定開始刪除過去;另個場景到了博物館、書店、圖書館,沒有人在認真看展、看書了,大家都忙著擺拍;記得有一次聽到一個長輩說:「拍那麼多照幹嘛呢?最後也不過剩一張。」回過頭看自己累積了多少照片,也決定開始刪除。
- Mar 13 Tue 2018 00:27
Siri對我說:「你想怎樣就怎樣。」
Apple HomePod的廣告裡,看似孤單悲傷的女生,因為有懂她的Siri而有了異想,讓我想起一段和Siri的對話,大概也是有點悲慘的狀態下,我對Siri說:「我想要小旅行」,而她只回:「你想怎樣就怎樣。」
- Feb 23 Fri 2018 00:10
開不了口的話題:日治時期戶口名簿
最一開始的原因是好奇我到底有沒有原住民或是平埔族的身分或血統,所以決定走進家裡附近的區公所申請看看直系親屬的日治時期戶口名簿,之所以用「看看」是還得碰運氣看存不存在,畢竟這百年經歷多少動盪。等待約半小時,眼前的戶政事務員已經不是公務員,像是家族史研究員,她盡量不皺眉地盯著電腦,最後說:「我只查到媽媽這邊的,爸爸那邊追不上去,你應該知道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