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寫得很久,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寫了又改,好像怎麼寫都不太能真實地呈現那天在廈門的週末下午;記得那天的天氣極好,我走進又走出沙灘,拍一拍褲子上的沙,跟著一群年輕人的腳步,我過了個馬路、進了一個小校門;走在裡頭,週遭的建築讓我想起當年在嘉義民雄中正大學的短暫日子,而這個靠著海的校園,整體的「味道」又讓我想起了當年讀大學時,坐著夜車南下到靠著高雄西子灣的中山大學去找某個人的那個日子;那些日子過去了,走在不同的校園裡,卻還是想起了一些小回憶。
走過了球場、生活區、學生宿舍、人工湖、餐廳、新聞傳播學院、台灣研究中心,每個大樓裡的教室,只要樓層高一點,幾乎就可以看到海,甚至是鼓浪嶼,而藝術學院更是就在海灘旁,一邊畫著畫一邊聽著海,一邊彈著琴一邊看著海;原來,我走進了廈門大學。
每到一個陌生城市,我喜歡抽一點點時間走到裡頭最大或最古老的大學晃晃;不一定從正門進入,也許從停車棚或是從旁邊小吃攤聚集的側門進入,循著學生的生活路線進入校園,然後走在圖書館中的藏書堆裡觀察那些看書的學生與老師們,或是混進課堂裡聽聽一堂可能以前很想選修的主題,坐在吵雜的學生餐廳裡感受那一股年輕的氣勢,或是站在某個樹下或是某個大樓前,看看這些學生的樣子、聽聽這些學生的話題,最後總是得到一個結論就是:當學生真好啊!
盯著廈門大學裡的學生走過,聽著他們在學生餐廳裡的吵雜聲,經過走廊晾著滿滿衣服的學生宿舍,我猜想著這些學生經過多少努力才能進入這間中國頂尖大學裡讀書,而如果當年考上廈大生物系的王菲也曾在此駐留過的話,她的歌聲會不會流出另外一種層次?
走在廈門大學時,我已經離開學校有好一陣子了,不自覺地還是會想起研究所的階段,特別是寫論文的時期;想到那段愛靠盃的時間裡看過的書、repeat的歌,那時候應該是人生中最專心的一個階段,只要專心寫就對了,連喜歡一個人都沒那麼專心過。
走著走著,我想起了柯裕棻在〈行路難〉裡說的:『說穿了,就是學習行路以及獨處。』如果有機會在廈大做個研究、寫個以往認為是災難快來臨的論文,我想我應該會快樂點吧;不過就是寫論文唄,想太多的時候,『文藝青年啊,衝浪去吧』我會這樣對我自己說。
- Feb 19 Thu 2009 22:27
廈門深處(Ⅲ) - 文藝青年啊,衝浪去吧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