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39844283.jpg  
逯耀東說:「如果說飲食文化是社會大眾共同努力的結晶,那麼飲食文學就是個人才思的表現。」以「飲食」為題材所構成的「飲食文學」,不僅是作者個人的飲食經驗紀錄,亦是一個時代的社會觀察,從本文內容可照見社會與文化的變遷,而「飲食」本身也可發展成多重的意義及延伸,從具象而提升到形而上的層次,成為哲學的內涵。

就像出國旅行一樣,我們不只滿足了視聽覺,更在不同的土地,從事味蕾的流浪;可惜我來到的是這世界最貧窮的大陸,這裡的人民只求溫飽並不求美食,所以史瓦濟蘭最常見的路邊攤,就是烤玉米或是燙玉米,一條玉米,不管甜的或是幾乎沒味道的,就是一餐;除了玉米,不然就是吐司,一條吐司在史瓦濟蘭普遍定價為當地幣五元(換算為台幣約二十五元),一條吐司在這裡可以吃上一天,因為在史瓦濟蘭絕大部份的國民所得,一天是台幣一百元,一條吐司就佔了一天薪水的四分之一。

在史瓦濟蘭的日子,每當獨自一人不知怎麼墮入一種形容不出來的情緒的時候,我就走到廚房,親手讓自己回到吃並沉浸其中,簡單地蒸個蛋、切點蔥蒜放在魚上開始蒸、在雞肉上沾點醬油抹點奶油送進烤箱裡,就這樣回到最基底,在這裡只能這樣才能感到一種安逸踏實的生活背景,就像煮鍋綠豆湯,加點糖、豁點水,味道就隨著廚房上的煙囪傳到外頭,午後的空氣融了點豆粒和糖味,聞起來,甜甜的,kind of comfortable。

某個週末,將王室牧場宰殺過來的羊、雞、豬洗淨,再調製醬汁醃泡過後,就開始砍木頭、撿木柴,隔天下午開始生火,好讓木頭燒成木炭,最後就開始烤肉,這種很手感、很集體式的活動不免會讓人想念一些在台灣的熱鬧。

想到了出國前邀了好朋友在家煮火鍋,出國後幾次親手料理的過程,竟常想起那些距離有點過遠的朋友們,想起那些吃食的背影,想到那些暫時遺失的一種味道。一個人對於食物的喜好或憎惡,一定都有某些線索可循的吧,只是我們遺失了隱密的線索。味覺已經快遺忘了,只有意識還勉強記得。

so, I wanna cook with you again and again.

1139844278.jpg 1139844279.jpg 1139844280.jpg 1139844281.jpg 113984428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