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39844235.jpg  
住在北半球二十幾年的我,已經習慣各種氣候之於季節的意義,但來到南半球的非洲後,從洗臉台上的水流開始,一切的意義都顛倒了。

南半球的夏至正好也是北半球的冬至,雨停了之後的史瓦濟蘭開始變得更加炙熱,天空只剩一種顏色,就是藍,一朵雲都容不下的晴朗;環境雖較為乾燥,但陽光直射的程度,連黑人朋友都撐起傘來遮陽了。

聽說北京已經下雪了,但史瓦濟蘭卻是盛夏一片,各種水果熟透、紅透到來不及採收而散落草地;北半球的冬天會讓人「季節性情緒失調」,而第一次在南半球過聖誕節的我,則有種「季節性感官失調」的錯覺。

我們早已習慣(或只是北半球的刻板印象)聖誕節是很冬天的,所有可看、可聽、可吃、可拿、可聞的聖誕周邊商品幾乎都非常冬天;所有好萊塢的聖誕節電影都很冬天、可口可樂也曾有polar bear的Christmas campaign,就連聖誕老人也都穿著長袖在拉雪橇,當這個世界有一半的聖誕tone and manner都很冬天時,南半球該怎麼辦?

史瓦濟蘭有一半以上的人民信奉基督教,照理說應該會是個聖誕節氣氛濃厚的國家,但應該就是「夏天」的緣故吧,這裡的街道雖出現比往常擁擠的人群(警力也加強戒備,以防搶劫),但極少節慶的裝飾,有的話也是非常粗糙,聖誕紅是人工的,閃耀在藍天下,我的感官於是就失調了;這種大熱天連看聖誕樹上的小閃燈,都會想叫人把燈給關了,一切都太熱!於是只好買了幾盒冰淇淋,找出「Bridget Jone’s Diary」「Love Actually」來看,同樣是英國腔,但氣溫大概差了四十度。

公定聖誕假期在史瓦濟蘭有兩天(雖然有些人會「自行懶惰」放假到新年假期後),除了12月25日的聖誕節外,還包括了26日的「Boxing Day」;乍聽這個節日會以為這個國家安排節日怎麼可以如此跳tone,前一天是很love & peace的聖誕節,隔一天卻是很暴力的boxing,原來所謂「Boxing Day」是英國或大多數以前或現在還是大英國協的國家特有的節日,而Boxing的涵義則有很多種,有香港人誤解為的「拆禮物」,也有教堂解開上了鎖的奉獻箱捐給窮困的市民等等的說法,總之就是多了一天假,也藉此上了一堂節慶文化課。

夏天過聖誕節,實在有種說不出來的失調,在超市裡看到聖誕老人的裝飾都覺得他。好。熱。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