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邁是個抵達之後就想全身、從腦到腳,都想徹底慢下來的地方;能走就走、能爬就爬、能騎腳踏車就騎腳踏車,又特別想起個大早,不只跟著街頭化緣,更想繞著古城牆跑一圈;清邁天亮得晚、太陽出來得晚,06:45,日出才會經過塔佩門。
第一次到清邁時,光騎著腳踏車繞著古城晃,就覺得滿足,再遠一點,繞到近郊的遠山,往山上的佛寺走,以為見識了當地的文化,但最正統的還是下山時,和當地人湊在一台車上,黃昏之時到達古城區裡,就此local了。
第二次到清邁,想往週圍的遠方走;搭船在MeKong河要去金三角,船上的導遊非常會講故事,短短的船程像上了歷史地理課,先從毒品開始講到賭場,從Burma和Myanmar的來由,講到Siam和Thailand,再延著河講到西藏、雲南、花幾個小時可以到中國,最後再介紹寮國和泰國的語言有多少相同。同行的旅伴,男生從紐西蘭來,女生從香港,出發地不同,目的地可能相同,喝的是同一口Beer Laos,聽的雖是同一個故事,解讀就像我們的出發地背景一樣不同,我想這就是『在路上』的樂趣。
到了終點,我過了橋,就從靠左變靠右,緬甸,走路就到了。下回再到清邁時,又會是怎樣的收穫和解讀,我也期待。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