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format-1  

“Life is what happens to you while you’re busy making other plans.” - John Lennon

 

「我要去京都」我說,「去幾次了?」朋友問,「第一次」當我這樣回答時,朋友顯露出驚訝的表情,彷彿沒去過京都就像沒去過台南一樣令人難以置信;出發前,只要一提到「我要去京都」,朋友就會跟著說「你要去XXX」、「記得要吃XXX」的建議,本來不想做太多功課,但既然要前往眾人期待的京都,就隨手一查,沒想到出現的資訊如此龐大,原本想隨機應變的交通都比想像中複雜,不看還好,看了緊張,所以這次的京都行竟打破過往不太準備的習慣,出門前連word檔都擬好,甚至印出來,「去東南亞都沒這樣哩」,把資料塞進背包時,嘲笑了一下自己。

 

沒想到,照著行程走,兩天就到了極致,眼前的世界遺產已難以撼動我了,決定第三天開始,走出紙張外。本來預設要到山裡看北山杉,在杉林裡跑一段步,但沒想到從樹林裡到了雪堆裡,一切都在預想之外、行程之外。

 

那天早上,依然維持在京都的好習慣,早睡早起,一樣的是在五點就起床,不同的是,這天出門抱持著的是在東南亞那種「隨時都沒有安全感」的心態,踏上一班往京都西北邊的「高雄」去;下車後,周圍幾乎沒人、商家也沒營業,開始有點刺激了,卸下前兩天純欣賞的靜態心情,轉變成要去冒險的精神,入山去。

 

原本預計的跑步,因上下坡不斷,且路線時有(人走出來的小徑)時無(落葉鋪滿前方樹林,是路嗎?會掉下去吧?),入山沒多久後就自動改成了健行,一路沿著峽谷走、從高雄到了嵐山,原本要搭上嵯峨野小火車的行程,就這樣走過、看過了。

 

出山後,到了連接左右峽谷、站體就是一座大橋的JR小站,像是台灣中南部的小站一樣,完全沒有任何乘客在等車,只見老阿公站長在售票機前等著。時間還早、還不想回京都的我,拿起旅遊書開始研究該往哪去,目光一直停在美山町合掌屋的介紹,只覺得交通實在太複雜,正要翻頁找尋別的目標時,站長指著美山的照片、再指向車票價目對照表,叫我買票繼續上車走下去;就這樣,在列車進站、跨谷鐵橋猛烈的震動下,我告別了早上預設的行程、告別了峽谷、告別了京都,興奮地再往未知的地方去。

 

往美山前進的路上,整台車、整個車站應該只有我在翻旅遊書,幾乎很肯定的是,身旁應該都沒觀光客了,但無法肯定的是,我到得了嗎?轉車到了更遠的地方,我可以選擇放棄前方不確定的行程,隨時再轉頭回京都去,但既然都花了時間,不如就繼續未知下去吧。

 

中途轉車時,如果把車站的監視器調出來,應該會看到一個有點焦燥的我,不停走動在車站內外,或一個人窩在鄉下小站裡的暖氣休息室裡,心情開始有點忐忑,畢竟完全沒作功課、時間也過中午,一直以為根本到不了的地方,在轉了四次車後、在公車越往山上駛、在看到殘雪後,直覺應該就是了,快到了。

 

見到雪後,心裡實在激動,但整台車就我和司機兩個人,想大肆分享的情緒都不知如何宣洩,好不容易到了,在小小的雪山部落混了一個下午;在合掌屋村落裡閒晃、看著老阿嬤和小孫子在村落裡踢石頭、寫著明信片再投進紅色老郵筒、在公車亭研究著到底最後一班公車何時會來、走在殘雪的田裡和橋邊、在小紀念品裡用簡單的英文和親切的老闆聊天、在有老煤油暖爐的麵店吃了碗加了蛋的好吃蕎麥湯麵。

 

什麼都沒查,時間也都沒弄清楚,實在太難到達又差點離不開;一個人在雪地邊的公車亭望著遠方,往來車輛非常少,遊客也極少,望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在天黑前,公車從遠方慢慢朝我駛來,這畫面緩和了慌張的情緒,慢慢地在回望四週這寧靜、被雪覆蓋的小村落,非常珍惜這短暫的停留,是此行最美最自然、最符合沒有期待的期待。

 

公車司機和載我上山是相同的,我猜想他應該一整天都在這條路上來回吧,這條當地人早已習慣的路,但對一個完全在意料之外的我來說,這條路滿足了一個旅人最初的好奇心;回程路上,一樣得轉車,在山裡的無人轉運站下車時,司機突然拿起一張寫著英文紙卡,上面標著下一班車的時間和票價,對我點了頭,我也點了頭;下車後,即使冷,心裡卻非常暖,必須謝謝今天一路上與我相遇、幫助我的日本人,即使我們一直沒辦法用完整的句子交談,但這互動是旅行這麼多地方、這麼多國家,最溫暖的一次。

 

回到京都市區,拿出原來的行程紙,這行程的電子檔名還被我命名為「京都細節」,在心裡嘲笑了自己,這麼多的細節,原來都抵不上預期之外的收穫。這一路的樹、山、峽谷、雪、老屋、人都不在細節裡,卻留給我在記憶裡最美好的細節。

 

這路途上的「意外」,把我帶到更有趣的地方,人生似乎也是這樣,真正的美好,其實是當我正忙著做別的計畫時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怎麼樣的結果都不用覺得可惜、更不用覺得後悔,都是人生,順其自然,會更美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