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39912769.jpg  
『美好的都市,應當是由許多個性不同的村落組成的地方。』-韓良露

前幾年景氣還ok時,法國社會學家Maffesoli的「部落時代」(the time of tribe)理論常被援引來分析消費文化中所具有的「新部落(neo-tribe)」形構,類似的概念其實也可以延伸至都市文化中,例如倫敦,當地人會這樣覺得:倫敦不是都市計劃而產生出來的城市,倫敦是由上百個村落獨立生長出來的有機體,最後再慢慢形成大倫敦的概念。

就像倫敦的Notting Hill、巴黎的Ils de la Cite、舊金山的North Beach、紐約的East Village、洛杉磯的Pasadena、台北的師大台大一帶,每個城市一定都會有一個小地帶,有著自己的村落特質,包含了消費感、人文感,而不只是商圈而已。

在中國工作生活後,我發現中國的城市不管再怎麼被破壞或被開發,城市中的小村落都還是會呈現著某種特別的氛圍,也就是所謂「歷史感」;福州有個小區域叫作-「三坊七巷」,位在福州百貨商圈最熱鬧的周圍地帶,這個僅有44萬平方公尺的區域雖小,但幾個清末民初的重要人物,例如沈葆楨、林覺民等人的故居都座落在此,可以說是老天有保佑、人傑地靈的一塊小區域。

「三坊七巷」為中國現存唯一的坊巷格局建設群,中間一條繁華商街,向西伸出三條坊:由北而南是衣錦坊、方儒坊、光祿坊,向東並展開了七條巷:楊橋巷、郎官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人稱「三坊七巷」。最早關於三坊七巷的歷史記載是在西晉末年,因當時閩江的沙洲沉積,於是形成了一片陸路與河道並存的開發區,而後因「安史之亂」,中原陷入混戰,三坊西巷成為南遷避難的終點,一塊以士大夫階層、文人為主要居民的街區就此形成。

三坊七巷中的民宅極具特色,其沿襲了唐末分段築牆的傳統,即為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而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呈流線形,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因只著重週邊,於是牆的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而牆頭和翅角皆以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而宅院內的天井也為福州傳統民居的另一特色,其由廳、榭的敞廊圍繞構成矩形空間,除了日照因此較為充足,空氣也較流暢、排水便利外,其也成為宅內中的交流中心。

許多三坊七巷中的民宅中,更綴以亭、台、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許多門窗採用鏤空精雕,豐富的圖案雕飾以及精巧的臺階、門框、花座、柱杆隨處可見,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藝和特色,此外,三坊七巷也因保留了大量的名人故居與明清時代與建築,而有「明清古建築博物館」之稱。

走進三坊七巷,我彷彿也成了閒散的村人,心中沒什麼目的;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佈局嚴謹;隨處晃晃,東看西看,一個下午的時間,許多景物在眼前一過再過,慢慢地就有了不同的意義和味道。

某個坊口的春聯店,提醒了我該趕快做個清楚的了斷好回家過個好年;老婆婆坐在廚房邊,編著竹掃把,好像只有這樣的地方、做著這樣的事,她才能有所放鬆;賣茶的小店,沒有任何人文、哲學、藝術或革命的附加意義,茶就只是茶,是生活,是歷史,是飲料,單純的好喝。

我刻意關上iPod,讓環境音跟著我走,看著老樹穿過民居,如此強韌的生命力叢結是我最喜歡的地景。走著走著,我在想,如果下一個角落有個舊書店該有多好,也許我可以買些地方誌或是戲曲之類的老書;走著走著,我遇到了幾個穿著有型、拿著相機的年輕人,也許他們想從歷史中刺激新想法,老東西由年輕人找出新發現,感覺挺不錯的。

走過三坊七巷,悠悠忽忽地,想寫張書法、想喝杯茶、想燙一盤青菜、想下一碗麵;就像逛博物館一樣,我走進走出福州三坊七巷。

下一次,我會走在哪一座城市裡的哪一個村落?

1139912749.jpg 1139912750.jpg 1139912751.jpg 1139912752.jpg 1139912753.jpg 1139912754.jpg 1139912755.jpg 1139912756.jpg 1139912757.jpg 1139912758.jpg 1139912759.jpg 1139912760.jpg 1139912761.jpg 1139912762.jpg 1139912763.jpg 1139912764.jpg 1139912765.jpg 1139912766.jpg 1139912767.jpg 113991276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