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是最近熱門的科技應用,話題從科技業、新創,到了廣告行銷領域逐漸出現應用;商業品牌導入VR,通常作為體驗的一環,讓消費者有機會沉浸於品牌所塑造的虛擬實境中,而體驗後能為品牌累積什麼樣的好處?又或只是一窩蜂地導入科技而忘了品牌初衷?
從近期運用VR的案例,可從中觀察到品牌結合VR在行銷活動上時,值得深思的三個重點:
運用科技不只是炫而已,它能和品牌有什麼連結?
Marriott Hotel萬豪酒店推出全新品牌主張-Travel Brilliantly,並積極導入科技工具作為顧客服務的一環,例如提供GoPro給房客,讓其可紀錄旅行;另外,更導入VR給剛入住的旅客,戴上它即可看到萬豪酒店在世界其他地區的街景。
導入VR固然是一件很酷炫的品牌體驗,但就「旅行過程」的角度思考,旅客好不容易抵達目的地了,為何還需要透過VR來假想他方?由此可知,品牌以及與其對應的內容仍是重點,數位科技只是手段。
(積極導入數位工具作為客戶服務的萬豪酒店)
(萬豪酒店提供VR體驗,讓房客可虛擬環遊世界)
「然後哩?」-品牌需定義體驗科技後的下一步
通路將有可能為VR運用的戰場之一,The North Face紐約店即導入VR,讓消費者不只可試穿產品,更可置入虛擬情境中,實際感受使用產品當下的試穿體驗,讓試穿不只是試穿,能有深入其境的感覺;另外,韓國The North Face在通路現場亦導入VR,更啟動實體活動,帶給消費者更完整的品牌體驗。
運用科技,容易陷入技術過深,卻忘了思考該給消費者什麼樣的旅程?品牌要給體驗後的消費者什麼樣的動作?如何讓消費者更有驚喜感,或導入銷售?都是在導入科技前,需思考的課題。
(The North Face紐約店導入VR,作為產品體驗的一環)
(南韓The North Face運用VR為開端,延伸於通路的實體活動)
科技能不能成為品牌故事的重要工具?
過往,有了故事後,透過網路擴散的影音是最常被利用的說故事工具,但要如何讓消費者更融入情境中,科技會不會是值得運用加乘的工具?聯合國UNICEF即運用VR,不只說了一個感人故事,更能激發同理心。
難民潮的問題引起世界關注,但要如何讓遠在第一世界的人們理解這樣的困境?聯合國UNICEF實際紀錄了難民營生活,並運用VR呈現,透過故事性的影像,讓不在現場的觀者,可對難民的困境多一層理解。
(UNICEF運用VR讓一般民眾可實際身歷其境難民營)
(透過VR數位科技,激起人們的同理心)
VR的運用有別於其他科技工具,在於其可創造身歷其境之效,能刺激消費者的人性反應,例如UNICEF的同理心;再炫再酷的科技,仍舊需考量三個重點,才能啟動與其互動的人心:
- 工具是冰冷的,內容才是關鍵。
- 使用數位工具後,「然後呢?」設定好消費者的下一步。
- 為何不讓一個好故事走出螢幕?用數位工具給消費者更多驚喜
琳瑯滿目的數位科技工具,搶快運用在行銷上,也許能成為一時話題噱頭,但品牌如能進一步思考工具能帶來的加分意義,勢必將透過消費者實際體驗後,創造更獨特的品牌互動。
*本文同步刊登於Yahoo奇摩網路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