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743542689.jpg  

「值得去的地方,沒有捷徑。」-Beverly Sills

印象中,我從沒走過西濱公路,沿途的地名更是陌生,要從台南出發一路向北,自然激起新鮮感,但要「騎過」,就又猶豫了一陣。時間進入秋天,東北季風開始往南吹過台灣島;就是這個時間點,風迎面吹來,讓人覺得前面的路更清晰了,上路吧。

沿著沿海低帶往北走,起先是台南兩旁的魚塭滿布,像騎在江水邊一樣,眼前的終點幾乎是在海平線下的樣子,直到看著遠方的車慢慢向我駛近,背景襯著過份紅黃的夕陽,一度以為對我駛來的車上,坐著的是《在路上》裡的兩男一女,裸體脫光的那一幕;眼神迷濛地對著遠方想著這一幕很久,直到車越來越近,聽到司機喊了一聲台語,我才醒來。

清晨,天色剛亮,往北到了嘉義,迎面不只是風,還有小蟲直擊,原來是兩旁挖蚵工作已經開始,面對著堆積像小山般的蚵殼,小蟲在旁飛來飛去的環境,我想這就是『繼續做就對了』的台灣媽媽精神。

眼前的景觀,從台南鹽田、魚塭,嘉義挖蚵人家,一直到了雲林的魚塭和菜田,一大清早,風都涼了,想必魚塭裡的水更冰了,但吆喝聲伴隨著魚跳動的水聲四起,一袋一袋、活跳跳的虱目魚正被人工一手接著一手往岸邊送,活力注滿的漁文畫面。

越靠近濁水溪,兩旁的景觀就換成了菜田,偶爾田裡升起一陣陣焚煙,自己在耳邊點播了:「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的旋律,一切緩慢極了,力氣好像也用光似的,就只想坐在田邊,聽著結穗的稻子被風吹過的聲音,清脆窸簌,挺有節奏的,配上眼前鄉下小女孩在阡陌上走著,這田邊就像她的伸展台一樣,真有那麼一回事。

被逆風吹得無力,路邊的絲瓜籬架、磚瓦屋上的插畫、綠色隧道裡的陰影、路橋下鴨子都讓我分心,實在是每到一個休息點都想躺下來睡午覺的無力,直到上了濁水溪大橋,像是來到沙漠般的灰沙隨風四起,很有戲劇張力的終點就在這裡,到了。

一路從曾文溪跨越濁水溪,平坦、一望無際的西濱公路,開車可能都會迅速經過的這路段,和曾騎過的台26線、台11線相比,這路段沿途景色單一,沒有壯闊的海景,更沒有熱鬧的觀光景點;從出發時的鹽田,到中途的漁塭,一直到最後的菜田,迎面而來的季風打在臉上,像阻擋我再往前進一樣,還好路旁台灣人所散發出來的在地生命力,卻大大激起我不斷往前發現的動力,算是一段文化人類學的微觀察吧,單車的這種方法。

謝謝這一段路的台灣地景,讓我對前頭的路充滿好奇心。

o1743542668.jpg o1743542669.jpg o1743542670.jpg o1743542671.jpg o1743542672.jpg o1743542673.jpg o1743542674.jpg o1743542675.jpg o1743542676.jpg o1743542677.jpg o1743542678.jpg o1743542679.jpg o1743542680.jpg o1743542681.jpg o1743542682.jpg o1743542683.jpg o1743542684.jpg o1743542685.jpg o1743542686.jpg o174354268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centkensei 的頭像
    vincentkensei

    她說寫作是一種治療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