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9988437.jpg  
『當我們死去,它們仍然存在。』-張惠菁

讀研究所那年,23歲的日子,曾經在故宮工作,是個神奇的經驗,整天窩在冷氣超強的地下室裡,認識了好多種瓷器;後來,陸陸續續回來故宮看展,因為故宮藏品實在太多,書畫作品更有限展規定,每次展出後就會被限制需要間隔一定期間才能再展出,於是每件展品很可能我們這一輩子才能看到一次;觀看展覽的經驗就成了一種難逢的機緣,像一朵開了就會謝的花。

今天是初見,也是訣別;我特別喜歡這種難逢之感。

今年逛故宮逛得更勤了,起先只是我和朋友很喜歡三希堂的環境。在台北市,每逢假日總是人多,很多熱門的咖啡店和下午茶店,即使東西好喝好吃,但因為客人多,往往氣氛差、心情差,整個店的品質就跟著差了。故宮的三希堂,之所以可以把握住店質的原因,應該是要上來這裡,必須先買張門票才有辦法;有時,我會先看展再上來,或是先上來再繞下去看展,總之,三希堂的確是個非常安靜,可以好好吃點心喝茶的地方。

觀光局的影像廣告中,有個片段畫面就是外國籍的老夫老妻觀光客,兩個人牽著手在三希堂喝三清茶,他們的底下就坐著一堆歷史;這是在我喜歡到三希堂後,長遠的歷史讓我體會到,不用再懼怕歲月,眼前有人牽著手就好;這種感覺就像是文物在博物館展櫃燈的投射下,什麼看起來彷彿都趨近於永恆。

今年年初農曆過年前,來故宮看了傳說見到真跡會有七世好運的龍藏經,之後,每個月都會來一次,有的時候搭公車來,有的時候是騎腳踏車,白天來,或是週六晚上來,每次來都看了很多令我感動的作品,秋庭嬰戲、富春山居圖、四庫全書、寒食帖,印象最深刻的經驗,是站在一整套完整地像牆一樣高的四庫全書前,那知識的力量非常震撼。每一次來故宮都是一種深刻的學習,年輕一點可能是藝術文化上的獲得,現在則是對應到人生的感受,每天面對的那些關卡、競爭、煩惱、功利、喜怒哀樂與他人相映的各種情緒,對比這些歷史的力量,沒有什麼是值得浪費時間去計較的,因為沒有什麼有留下來的價值。

所以,我懂得越想越開、越來越冷靜。

老實說,即使走在展廳裡,有時我還是會閃過工作上的煩惱,想到在職場上,總是有些人在意自己名片上的頭銜勝過於本份應該負責的工作,到底是什麼樣職場發展可以成就這些人的厚臉皮?對比那些放在櫃子上,被光束裝點著光輝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呢?現在想起來,如果沒有23歲那年在故宮的養成和經驗,我的生活應該是完全不同的。

當你我死去,它們仍然存在;追求什麼,都追不過這些歷史。

過日子,就想開一點吧;走,我們故宮見吧!

1139988428.jpg 1139988429.jpg 1139988430.jpg 1139988431.jpg 1139988432.jpg 1139988433.jpg 1139988434.jpg 1139988435.jpg 1139988436.jpg  113998843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