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39844214.jpg  
V君曾在文章中提到他和Starbucks的關係,他以一個消費者的角度訴說著一段沉浸在咖啡感性品牌中卻又聞出跨國資本主義的story;F君在買了一台白色的MacBook後,也記錄了一段關於自己在使用MacBook的history與funny experience。

從以上這些消費者與產品或品牌間的真實小互動,可以知道消費者角色出現了變化;消費者愈來愈是在扮演生產者的角色,創造產品的真正價值。如果你還是用教科書的方法在看消費的話,你可能永遠無法了解或誤解了消費者;消費的新型意義應該被理解為消費者的創造力,也就是:消費者透過消費的活動或物件創造意義、體驗、身分認同的能力,這樣的創造力會為產品帶來豐富的生命史。消費者不會將產品視為已經固定成形的成品,而是可以自行延伸創作的對象。這些由消費者所創造出來的意義、體驗與身分認同都將累積轉化成為產品寶貴的資產價值。

消費定義的轉化其實也間接地影響了消費者研究的方法;我喜歡觀察消費者,或觀察我自己在生活或消費如何受影響而轉變;先前在工作時,曾經親自面對消費者完成pen portrait,但經過訪談整理的分析,其實我只是覺得我在呈現這些消費者的everyday life而已,我想知道的其實還有很多,例如我想要知道消費者喜歡這個品牌之外,又積極地賦予了這個品牌哪些意義?或從中尋找到了哪些體驗?意義與體驗,是進行消費者研究所遇到的瓶頸,因為那是社會學者或文化人類學者在做的研究,於是我們看到IBM與Intel都延攬了社會學家進入企業,以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行銷傳播工作中,不論是客戶端或是代理商端,通常工作再煩再雜,到最後都只是在面對消費者,只要能和消費者有所「交心(engagement)」,工時再長都甘願,但要如何和消費者交心?跑AC Nielsen的Life Index出來看?還是邀集幾個TA來focus group?

在consumer insight普遍被關注後,質性消費者研究開始被產業界重視,但通常都是透過市場調查公司所提供的第二手資料來進行分析,或只針對「表面」的消費者「行為」進行挖掘;真正的consumer insight應該不只包括受影響後的行為面而已,應再透徹地去了解究竟什麼樣的情境與因素讓消費者「個人」或「集體」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氛圍。

舉個例子,在iPod流行後,我們通常只會在媒體上看到對iPod新穎設計或對Apple創意的科技崇拜式報導,而在消費者調查資料中,通常iPod也只是一種「指標」或只是一個「選項」,只要哪個消費者在填答或在言談間提到了iPod,那這個消費者就會(輕易地、隨便地?)被歸類到「時尚、科技、高感性」的消費族群裡頭,但iPod對於這群消費者的影響究竟是什麼?是廣告行銷創意人沒興趣再去深入?還是不知道要如何深入?

英國University of Sussex媒體與文化研究教授Michael Bull在研究上百位iPod使用者的消費行為後指出:iPod正在以三種隱而未顯的策略,改變現有的音樂消費方式。首先,iPod讓消費者擁有更龐大的音樂控制權,由於iPod以硬體作為儲存技術,一台iPod可以儲存上千、上萬首音樂,能讓消費者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找到符合當下心情的音樂,而非像過去儘管帶了一大堆CD,卻因為沒有一首符合當時心境而乾脆不聽音樂;其次,使用者可以自行編排播放清單,成為自己的音樂編輯,而非依據唱片公司專輯所定下的播放順序;第三,經典的單曲,則能因單曲下載的機制,一再地成為下載的暢銷金曲,而不會因為專輯過時而被淘汰。

你可能會覺得以上這個研究深入地有點假掰,但他確實挖出了一些實務界在進行問卷或訪談看不出的行為或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在這個被要求必須和消費者「交心」的時代,品牌行銷人員必須是文化人類學者,必須想盡辦法讓品牌或產品從物件進化成為具有生命的生物體。當產品是物件時,它是屬於用過即丟的東西,與消費者的關係是疏離的,隨時可以被取代的。然而,一旦產品具有生命時,它將會和消費者建立關係與體驗,而如何讓你的產品、品牌或只是客戶的一個campaign具有生命力,就必須靠敏銳的觀察力,找出你與消費者間的那一條「隱形連接線」。

Pina Bausch曾說:「我並不在乎人如何動,我關心的是人因何而動(I’m not interested in how people move, but what moves them.)」,這句舞蹈界的名句非常適合套用到消費者研究的領域上;未來在談所謂「engagement」之前,應先捫心自問自己和消費者成為好朋友了沒?在設計或操作質性消費者研究時,應以「身近」為出發,細緻地和消費者作距離接觸;就像村上春樹所說的,無非是在「找一個適當的距離,並做一個確認。」

距離與關係,將會是那條隱形的關鍵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