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39939087.jpg  
有時候,人的確需要一些感官的刺激來提醒日子已經走到哪裡。

1月中,搜狐博客首頁刊出第一張來自廣州車站的照片後,身邊的人似乎也開始動起來了。上星期,急著找媒體,打了幾通電話後,才知道已經有人開始請假返鄉了,有人從廣州回烏魯木齊,也有人從上海回河北;辦公室裡,常聽到『買到票了沒』的話題;原來,中國所謂的「春運」已隨著學生放寒假而開始展開。

前幾天,客戶也慢慢開始消失了。有個年輕的客戶和我說她得坐30個多小時的火車才能回家,『過年後我帶個風箏給你哈』她這樣說,因為她家在出產風箏有名的山東濰坊。坐在我前面、去年因為雪災回不了家的同事,今年她早上六點就到火車站排隊買票,一路排到十點、好不容易輪到她,但票也賣光了;另一個老家在大連的同事,也苦於買不到車票與機票,一氣之下揚言要先從福州搭飛機飛馬尼拉,再從馬尼拉飛回大連。一種『無論如何』的春運文化對身為局外人的我來說,特別新鮮。

有了去年雪災的經驗,今年中國當局對春運格外緊張,一方面是因為天氣預報不佳,另一方面則是去年回不了家的人,今年不管雪下再大、景氣再不好,一定都想要回到家;幾個大型網路門戶,甚至推出了「春運專題」,哪裡的車站被擠爆了、哪一條國道結冰了;回家過節是件大事,似乎每個民族都是這樣子的吧?

晚上八點多離開辦公室,大街小巷充滿過多的人車,鞭炮聲也開始輪番響起,過了幾條街,看著現場書寫春聯的小販,原來,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正所謂「過小年」,買了幾個厚實的紅包袋,拿回了送洗的衣服,開始收拾行李。

如果問我準備要去哪裡?或是,還想要去哪裡?我已經不想再去哪裡,只想回家了。

我想回家吃我媽親手做的、蒸的炒的都好好吃的臘肉;我想回家騎腳踏車去看太平洋,當兵前的最後一個晚上我也是這樣子在海邊吹風;我想回家和高中同學去走鐵道,然後我們會一直講以前誰誰誰幾年級的時候上數學課的時候都在發呆;我想回家放鞭炮,我想用手拿那種一整盒的蜂炮,感受往上衝的fu,不然就是把水鴛鴦丟到水溝裡,我記得那種爆炸聲是悶悶的;我想回家和很久不見的同學碰個面,交換一些很無關緊要卻又很想知道的瑣事,誰誰誰研究所到底畢業了沒、誰誰誰生了幾個小孩了、誰誰誰和誰交往過、誰誰誰快和我說是誰誰誰,我們沒有交換過MSN,每次說了掰掰之後就只能再等一年。雖然我不是巨蟹座,幾個重要的日子其實都還是會異常地非常想回家,不管我人在哪裡。

算算日子,我已經一年半沒有回家了,如果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回家。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centkensei 的頭像
vincentkensei

她說寫作是一種治療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