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format-1  

台北發生很多次地震的那一天,邊搖邊想:「哪天真的就這樣一直搖下去,到底該怎麼辦?」身旁的人都在抓著手機,直到我也上了社群看到一則留言:「這個年代發生地震,大家不是想要逃而是想上臉書。」發現這真的是一種病。事後我決定要從24小時網購上採買材料,包成緊急逃難包,準備分散放在床上、電腦邊(沒辦法,回到家最常停留的地方)和辦公桌旁;即使準備的速度有點緩慢,但總之我將「準備緊急逃難包」這件事列為自己的Q2計畫,寫下來,一定要完成它。

而過沒幾天,尼泊爾遭遇了更大的災難地震,即使發生的時間在週末,但因現代人使用手機或社群網站看新聞的習慣,在外頭就即時知道這件國際型的災難,從那一刻起,Facebook上的訊息就成了兩種型態,一為媒體所發布的災難新聞更新,二為一般使用者發布的吃喝玩樂,似乎是:「我知道了,我也點過讚了,我了解有這樣的問題,但我這邊的生活一樣要過,不然呢?」不然,要不要在一片災難的新聞訊息海中,不要再po出我們自己的喜怒哀樂?

尼泊爾地震後我馬上想到之前買過的一塊尼泊爾手工皂,是台灣社會企業親自到遠方和當地的偏遠部落建教合作的產品;上網查了地震後是不是有什麼影響,還好,一切都好。

記得那幾天,中午去參觀博物館時,正逢例行性萬安演習,我和一群小學生困在室內,什麼事都沒有做;我聽到小朋友問老師:「什麼是演習?」老師:「練習打戰的時候要躲起來。」老師這段話把我拉到小時候的回憶,想起以前我們演習可是要躲到地下室,外面可是有戰機飛來飛去的,現在長大了,敵人是誰我們都快錯亂了,不如來個地震演習比較實際吧?

事後幾天,我去參加了一場國際志工的講座,當天的主題是針對前陣子觀光客參觀柬埔寨童工垃圾場而引起的攝影爭議,很多事情原來都有很多角度可以思考,在那天的講座上我也從一則動畫中反省了所謂EmpathySympathy的差異;經過這場講座,突然覺得適時離開社群、少點開那些只為衝點擊率而製造出來的爭議性文章,而走進去事件裡、走到人群中,或是直接去體驗、去做、去旅行,都比直接吸收別人的偏見來得好很多,很多。

這陣子我一直在反省自己使用社群的「病」,一切都是因為Facebook推出了回頭看歷史一天的功能,只要出現提醒,我就巴不得想把過去這幾年自己發布過的無病呻吟給全數刪除,而再跳到Instagram,我一樣檢視過去的照片,發現很多都只有畫面、沒有故事,也就是有些照片就只是為了別人而拍?「他們甚至有了新工作,他們可以去拍照」我想起Susan Sontag批判觀光客猛拍照的一段話。

我捫心自問:在Facebook講那麼多話為了什麼?在Instagram拍那麼多照為了什麼?地震後的容易亂想,我甚至覺得隨便亂想都比震後就直接拿起手機上臉書都好,地震後請回想自己剛剛在幹嘛?觀眾沒有那麼多,請把自己還給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