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39844194.jpg  
張小虹說:『寂寞的人總是對著聲音有著超級尖銳的敏感,因為這世界上最巨大的聲響總是腦裡的獨白與想像的對話。只有寂寞的人不斷聽到主體之內巨大的空谷迴響,也只有寂寞的人需要不時溢出主體意識、溢出主體思維、溢出主體感官而漂流散離,像張愛玲對市聲的迷戀,像現代獨居者喜歡開著電視不看。孤獨的人在聲音之流中與世界同在,同在之時能暫且讓外在的聲音淹沒內在,彷彿也就可以暫且忘了自己,忘記了孤獨。』

2003年,自傳裡的『我會遺忘什麼叫疲憊,因為我的最好狀態還沒被完全看見』這句話讓我成為了研究生,於是我從城市搬到鄉下,開始了騎著腳踏車上課的日子,在鄉下讀書的研究生,日子一不小心就會過分簡單,起床,讀書,圖書館,上課,讀書,吃飯,上課,讀書,洗澡,讀書,睡覺,睡不著,然後又繼續讀書,不然就是寫點論文,接著焦慮,失眠,最後就還是焦慮。大學時,我曾以為我將開始並樂於追逐新理論,事實證明了其實理論不管新舊都難以靠近,最後我只是追到了孤獨而已。

後來,我搬回城市,繼續學術外也開始接觸工作,以為實務領域會是新鮮有趣的,但做著做著也發現其中的枯燥乏味,原本自以為能獲得學院外的know-how,但其實我也只是早一步進了胡晴舫筆下的辦公室而已;每天工作著也忍耐著,因為從小愛硬撐的個性,深怕一抱怨就立即會被貼上「不夠耐操」的標籤,於是我就繼續悶著頭,悶著頭,悶著頭地做著我原本以為很新鮮的這些事,到最後也只是得到了孤獨而已。

最近,開始趕著畢業論文;進度落後了很多,願意開始復工之時其實也是最孤獨的時候,寫論文的時候完全不需要開口說話,電腦開著,MSN顯示為離線,音樂關掉,我只需專注在鍵盤與螢幕間的距離;寫不順的時候,我就喝純喫綠茶、拖地板、洗廁所、洗床單;寫著寫著,突然想到,如果當下就迅速地把研究結論與建議都寫完了,我自己其實成就到的也就只有孤獨而已。

大學畢業後的這幾年,自以為很焦慮、很忙著地忙著,但最終其實就只獲得一種奇特的孤獨感環繞著我,我從未如此深切感到自我的存在,因為他人都不再重要,我只剩我自己;這種感覺,就像柯裕棻說的:『日子像一條傾斜的線,往內心軟弱的方向滑去。』

上星期,一個人忙裡偷閒著躲在家裡看了美國當紅的影集《實習醫生》;雖然去年已看過一次,但這次重看還是讓我浪費了過多時間沉浸在劇情裡頭那些努力認真又寂寞孤獨的主角身上,Snow Patrol的《Chasing Cars》插曲一再地play,好聽之外,歌詞又寫得很insight,其中這句『If I lay here, If I just lay here, would you lie here with me and just forget the world?』感覺是甜蜜,但越聽就越是寂寞。

我就這樣賴著,我就這樣自己繼續賴著,我不期待有誰可以放掉一切陪我賴著,於是這幾年下來,我習慣了自己這種騷動不安的靈魂,我開始懂得讓這種椎心的孤獨得到非比尋常的安歇,講好聽似乎有種Emily Dickinson的靜美,但其實說穿了不過就是:我其實成了一個孤獨的宅男。

明年初出國後,其實也不過就是趟更孤獨的旅程;所以,孤獨也許是註定或自討的吧,我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