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format-1  

網路從來不缺負面聲音,這也是我決定限制自己使用社群媒體的原因之一;我不再轉載也不去評論,我是我自己的過濾管道,大量減少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哪怕未來社群媒體滅絕了,我還是我自己,我不會是社群上的那個被定義出的我。

沒有辦法改變負面來源,至少自己得先改變自己;自己的觀點自己形塑、自己的故事自己找;社群看多了,整個人昏天暗地、憤世嫉俗;金控廣告鼓吹的「正向力量」到底在哪裡?其實就在社群之外、媒體之外、新聞之外的生活裡。

每個人都應該放下手機,多和家人朋友聊天,即使是一個人的當下都應該多往四面八方觀察,我們才會有機會發現台北的捷運不只是大家會讓位給年長者,年長者也會讓位給小孩,我甚至見過年長乘客不只讓位給小朋友,更將手裡的美食也分享給小朋友;這樣的畫面見多了,誰還會想回到網路上酸言酸語?

每個人都應該規範自己和朋友吃飯時別拿出手機,這樣才有機會和朋友認真聊上幾句,即使是巷子口的路邊吃麵,坐下來喝碗湯,感受滿身大汗的夏天晚上,都比低著頭看手機還要來的真實。

我喜歡和朋友回歸到二十幾歲那時,那是個沒有社群也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彼此的約定會牢記在心裡,而不是只放在手機行事曆上等著被提醒;難得碰面,即使是聊工作都好,我們都還是確確實實地在交談;現在三十幾歲了,我們改聊旅行,最近興起聊起出國工作的規劃,好像下個月就要去一樣,聊得很high,當然還是很有效率地控制在一小時之內結束這場飯局,因為明天早上十點要去的地方不是他方,是客戶那邊的會議室,只不過我們都在想:「走完了必須走的路,就走走自己想走的路。」

放下手機,關掉社群上的自己,走走自己想走的路。

因為放下手機,我才可以觀察到郵局裡的陌生人幫外籍移工寫單子的畫面、香港計程車出現在青田街拍電影的畫面、巷子裡種滿花草木等行人走過就像走進森林裡的畫面、到老市場邊低頭看青草邊喝杯青草茶的畫面、騎車經過巷子三角窗的創意、公平交易店裡的彩色毛線、聽見台北賓館裡日本觀光客的讚嘆聲、繳完稅決定去參觀總統府卻意外燃起的探索好奇心、半夜豆腐工廠飄出來的豆香、韓式咖啡店的低調門面。

甚至在麗水街這頭買塊鬆糕,再邊走邊吃,直到那頭的師大,迎面而來的各式各樣外國人,都讓我覺得這是一個多麼多元、多麼有可能的城市;即使在下超級大雷陣雨的放學時間,我都還是可以看到一個很有型的爸爸開著Volswagan Kombi來接一對小兄妹,非常有個性的一家人,以後這哥哥可能會從上海走路到拉薩,妹妹也許會在部落教室教英文。用眼睛觀看四面八方,什麼都像有故事一樣,等我去發現。

就是因為我們戒掉了哪些不必要的人事物,讓我們重新得到的另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看到的更多、思考的更多、討論的更多,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正向的力量。

IMG_5117 IMG_5698 IMG_5886 IMG_5995 IMG_6015 IMG_6040 IMG_6063 IMG_6348 IMG_6397 IMG_6400 IMG_6403 IMG_6441 IMG_644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