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39844150.jpg  
『我的老家在東部一個靠海的城市,因為我是個沒有太多耐性的人,所以每次放長假回家都會選擇坐五十分鐘的飛機;還記得有一次,天氣不佳、烏雲密佈,我飛離台北盆地,一度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飛在天空上,因為一路顛簸。

大概是過了花蓮,飛機上下起伏的程度越來越誇張,以往在遊樂園那種追求刺激的勇氣不知躲到哪了,頓時覺得自己離地面雖然很遠,但卻異常貼近死亡。

現在討論死亡似乎對我們的年紀有點過早,但我們坐在這裡,連呼吸都可能會死,下了課騎車回家,可能莫名其妙地也會死;後來我看了這本書,裡頭的幾段小故事都和死亡有關,內容當然沒有好萊塢那種無聊的連續殺人或慘死的電影精彩,因為裡頭討論的都是活著的人如何去懷念死去的人,還有活著的人如何繼續活著。

我盡量不去想死亡這件事,但其實根本就沒用,該來的就是會來,該失去的也會失去,但我看了這本書後,會換個角度去想如果哪天我離開了這裡,我的家人或我的朋友們會用什麼樣的方式懷念我,或是他們會花多少時間想起我,還是其實什麼都沒有。』

以上是我用來介紹一本書的開頭;大三那年,我選修一堂廣告公司創意總監來兼課的「創意文案」,其中一週老師希望我們以一本書為例,上台面對大家練習有效且吸引人的presentation;我選了吉本芭娜娜的《廚房》,因為2003那年這座島上每天都有死亡的課題必須面對,那年的SARS讓我們連呼吸都有可能死亡;大學中的某段時間,我很喜歡看吉本芭娜娜,常把自己搞的相當憂鬱,但大學生活總是快樂,只要經歷過KTV夜唱的洗禮過後,心情即可馬上恢復;大學那時的憂鬱,現在想起來,其實根本就是裝出來的。

最近,我失去了一個好朋友,這裡的失去不是吵架或是小時候那種絕交式的失去;我在24歲這年,毫無準備的狀況下,永遠失去了一個好朋友; 離別有很多種,死亡卻是最霸道的離別,完全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當身邊的人一一遠離自己到達那個網路到達不了、手機通不了的地方時,再無聊再寂寞都比不過這種孤寂,而這種孤寂夾帶著的憂鬱,是深沉的,想裝都裝不了,想平復也沒辦法。

我重看了這本書,有別大學那時隔靴搔癢的體會,我好像搞懂了些什麼,只不過代價似乎太大了點。週末的晚上,臨睡之前發現自己今天竟只說了兩三句話,但卻一點也不慌。

長大了吧,「宅」掉了,也無所謂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