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9912721.jpg  
相較其他非洲國家,史瓦濟蘭較為穩定安全的原因之一即為其單一種族-史瓦濟族(Swazi)的組成,也因其種族單純,官方語言除了英語外,就是史瓦濟語(Siswati)了,鄰近的南非,光是官方語言就高達十一種之多,其中除了英文和Afrikaans之外,其餘皆為當地語言。非洲原始種族繁雜,之中的分歧更是令人眼花撩亂,對外人而言,要正確分辨非洲種族並不像區別日本人與韓國人那樣容易,因為非洲黑人朋友在外型與膚色上幾乎完全相同,但以南部非洲的黑人朋友為例,其原始種族皆為班圖族(Bantu),外觀上差別不大,當地黑人也不一定能正確地分辨出彼此所屬的部落。

祖魯族(Zulu)為例,其為Nguni族的一支,也是南部非洲各個班圖族部落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族群,而史瓦濟族在種族、語言和文化上,與祖魯族與科薩族(Xhosa)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彼此間的同質性很高。就語言的淵源而言,雖然祖魯語、科薩語與史瓦濟語被視為三個獨立的語言,但其皆為Nguni語,彼此間幾乎完全相通,較為不同之處在於,祖魯語中有較多外來語借詞,尤以來自Afrikaans和英文的辭彙為最多,但在發音上,三者幾乎都有不少的吸氣音,這可能為其皆源自Khoisan語的原因。

1139912722.jpg  

在不同的班圖族當中,一般而言,史瓦濟蘭人的特徵在於其較為壯碩的身軀以及稍顯寬圓的臉部,與鄰近的Sotho-Tswana人相比,史瓦濟蘭人的膚色也較為深暗。各個班圖族雖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習俗,但卻擁有相同的史前淵源和背景,但由於史瓦濟蘭人與其他Nguni族人皆不曾發展出自己的文字,因此關於早期的語言與文化上的歷史所知甚少。有關史瓦濟語的文字記載,指出其為在19世紀與白人接觸後,經由白人記錄才獲得保留的;現在的史瓦濟語文字和其他原始語言一樣,使用的皆為西方的英文字母,以拼音的文字來作為記錄。

在史瓦濟族建立自己的王國前,史瓦濟族只是Nguni族中的一支,其由若干父系家族組成,而基礎則為一夫多妻的婚姻制,至今仍為構成基層社會組織的重要因素。史瓦濟蘭人的制度中,最特別的是所謂「轉房婚」,其規定遺孀必須轉嫁亡夫之弟,其所生子女仍視作亡夫之後,而由於傳統的婚姻制度,史瓦濟社群中形成了一層極為複雜的血緣關係,每個人都有很多親戚,包括許多爸爸媽媽與兄弟姐妹,久而久之,爸爸媽媽與「父母」的意義漸有了區別,成了一種對長者的尊稱。

傳統上,史瓦濟蘭人以耕作與畜牧為主,其除了種植玉米、高粱外,也在草原上飼養牛群;牛之於史瓦濟蘭人不僅具有經濟價值,更有其特殊的社會意義。在史瓦濟蘭的習俗中,男人娶妻時,必須送女方家庭幾頭牛作為「聘禮」,牛隻的數目並不多,通常在七隻到十五隻之間;此以牛作為聘禮的習俗稱為「ilobolo」,其著重的並非牛隻的價值,而在於象徵意義;女方家長若接收「ilobolo」,即表示認可這樁婚姻。以目前史瓦濟蘭一頭牛的價錢高達當地幣三千五到五千(換算台幣為一萬到兩萬)之間的水準,對平均收入較低的史瓦濟蘭人來說,結婚成了一件難事,而即使有錢買牛,但送了牛,對方家可能也沒有地方可以養,於是這個傳統也因時代的轉變而有了替代方案,也就是直接以現金交易即可。

離開非洲後,每次在電視上或是走在路上看到Charlize Theron代言Dior J'adore的香水廣告,就想到Charlize Theron的母語其實是Afrikaans,然後又會開始想太多,想到真正學語言應該要從文化中開始學起的這種approach。剛到史瓦濟蘭的時候,也曾經上過幾堂史瓦濟語課,從簡單的招呼語開始,到學唱國歌,後來發現在課堂上要學會一種語言實在不是件簡單的事,所以後來幾句比較常講的史瓦濟語,都是走出教室,和當地人接觸,甚至是跟著行動醫療團到偏遠鄉下義診後才學會的,包括髒話。

我一直認為,認識文化並同時學會一種語言是最理想的語言學習過程;在史瓦濟蘭說英文時,我常覺得我的英文不夠好,重點不在於文法對不對、單字夠不夠多,而是我和對方之間的文化差異;到了中國後,我覺得我的中文不好,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不懂這裡的文化,所以我常聽不懂語言背後的意義。

我看待「學語言」這件事是比較嚴肅的,雖然學語言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是想要過更好的生活、工作上的表現、保住一個飯碗或一個高高在上的職位、把到一個妹或型男,但語言對於我來說,除了是個工具之外,還有其他更有趣的地方;如果學語言也像是一趟旅行,或是一個文化研究的個案,我想那會好玩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