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9857013.jpg  
Loewe 2008春夏系列幾件帶有「青花瓷」概念的款式讓我想到了曾在某個深山博物館進行數位計畫的那些日子,那時在行銷上,深山博物館推出了「Old is New」的訊息,除了拍TVC,也策劃各種活動以「靠近」觀眾(消費者);當時,較受爭議的行銷活動是把中國古典藝術品套上時尚操作以成為行銷或新聞公關上的議題,因為這是個好像只要有時尚,記者就會有興趣的年代,所以什麼東西只要和時尚扯上一點關係就對了,博物館行銷也不例外,於是在深山博物館主動打開深鎖已久的大門後,即出現了很多對外內容授權應用的案例,姑且不論這些合作是否成功、是否「有深度」,或只是單純為了噱頭或是號召,那些國寶精品複製出來的公仔或美食都還是遵守了博物館行銷最重要的應該就是遵守歷史與內容上的最底線,也就是「正確不正確」的問題。

還記得,2005年的某一天,博物館裡的藝術史研究員們對著國外時尚網站議論紛紛,螢幕上是加拿大名模Daria Werbowy穿著Roberto Cavalli的「青花瓷」圖紋禮服走在伸展台上,而後幾天Victoria Beckham穿著同款禮服出現在公開派對裡的新聞也露出了;「青花瓷」從那時候開始走出了博物館,連結到了時尚界,成天面對千年精品的研究員們看到自己必須戴著手套、穿平底鞋才能觸摸的瓶瓶罐罐被時尚界如此對待,他們的反應是「新鮮、驚喜」的,因為時尚界真的實踐了「Old is New」的精神。在2006年底到2007年春天的「大觀北宋」特展中,「汝窯」主題展區即以伸展台為概念,四周以黑布幕環繞,展區燈光微亮聚焦,凝聚視覺焦點在博物館藏的21件珍品上,一體成型、貫穿全場的展示手法,在我眼裡是古典藝術博物館在策展上最時尚的安排,其不僅保持了展品的內容與正確性,更導入了現代時尚觀點,在了解歷史與背後故事後,提供觀眾有個能夠自行延伸思考的暗示。

後來我離開了博物館,但那不算長的工作經驗的確在後來增加了我所觀察的議題,也影響了我「觀看的方式」。2008年春夏,時尚界出現了一片的青花瓷,即使沒有當年Roberto Cavalli一模一樣的複製,卻一致出現了「青花瓷色」的單品,例如Loewe青花概念的系列、Celine青花瓷圖繪連衣裙、Balenciaga的改良式旗袍、Stella McCartney與Versace的連衣裙、Sergio Rossi的露趾高跟鞋、Christian Lacroix的串珠露趾高跟鞋和Bvlgari的珠寶戒指,全都選擇了青花瓷的釉色,飽和了所有的設計。除了時尚界,流行音樂界也因為沾了青花瓷的光而有了得獎的好理由;由周杰倫作曲、方文山填詞的〈青花瓷〉在第19屆金曲獎中一舉拿到了最佳作曲人、最佳作詞人與最佳年度歌曲三項大獎,堪稱最大贏家,而濃濃中國味的填詞、編曲,甚至是唱腔都刻意很中國味的〈青花瓷〉曾經被藝術史學術界點出了一些錯誤,例如歌詞中的『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這句歌詞除被質疑青花瓷瓶底從未被書寫過漢隸外(極少青花瓷器在明崇禎時被寫過隸書),也被指出隸書不應被形容是「飄逸」,而歌詞的另一句『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則被指出宋體落款的瓷器其實只出現在清朝康雍乾三朝時代所產的琺瑯彩瓷器,青花瓷器中並未見過。

青花瓷到底是什麼?台北故宮一定有的青花瓷除了可以瞄一眼外,還有什麼背景是我們去錢櫃唱〈青花瓷〉前必須了解的?歐美時尚界對中國古典藝術存在高度興趣其實是一直都有的現象,但連周杰倫都在唱〈青花瓷〉了,我們除了要學會唱之外,好像也應該稍微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青花瓷吧。

青花瓷器屬於釉下彩裝飾,在潔白的胎體上用鈷藍釉料繪出裝飾畫面,罩上透明無色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在當時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創意,這種釉下彩繪青花逐漸成為裝飾藝術上的主流,也成了景德鎮製瓷的主流外銷商品。所有瓷器種類中,青花瓷器幾乎一出現就深受喜愛而迅速發展,元代晚期已逐漸成為當時的時尚,而自明代以後,青花瓷則為產量最大、品種最多、紋樣最豐富,海內外市場最廣泛的暢銷產品,而當時的中國也是世界唯一能產出最精美的青花瓷的國家。元代青花瓷燒製成功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不僅結束元代以前傳統瓷器以青、白、黑釉為主的局面,也開創明清兩代釉下彩瓷與顏色釉的創新。

青花瓷一定是最近這幾年最熱門的中國古典藝術,除了時尚界外,北京為了奧運而新建的地鐵奧運支線中的北土城站也把青花瓷的圖案印在鋼板上,看似一種建築創舉,但其實中東地區早就可見到在建築物的樑、柱、大宮廷的天井、寺院內外部以中國瓷器作裝飾,而非洲坦尚尼亞的松奇穆訥拉島宮殿遺址的牆壁和天花板上也鑲嵌有中國瓷器組成的圖案,其總數達一百餘件,其中大多為青花瓷,除此之外,明代青花瓷更隨著大量外銷歐洲,而影響了歐洲藝術界,進而產生了「Rococo」新藝術風格,而薩非王朝(1501-1736)的阿拔斯大帝也因為實在太愛中國瓷器了,於是還特地遠從中國聘請製瓷工匠燒出獨特的「波斯青花白釉藍彩陶器」,而非洲福斯塔特(現在埃及開羅的南邊)的陶工也曾仿製青花瓷;青花瓷不需要透過語言翻譯就橫跨了歐亞非三大洲,也在日後影響了歐洲的製瓷工業。

不知道方文山在寫詞之前是否有到過故宮去看過青花瓷,而周杰倫在進行配唱前是否會去光華商場買個假的青花瓷來培養情緒,我更好奇的是金曲獎的評審們對這首歌的評價是什麼?歌迷或消費者也許不是中國古典藝術的愛好者,金曲獎評審也不可能兼任藝術史研究學者,但如果這首歌的詞換成了唐三彩、玉器、琺瑯彩、青銅器、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的隨便一種或是其他中國古典藝術的代表品,又或者如果這首歌沒有了這些中國古典藝術的加持,是否還會受到那麼大的注意?既然把青花瓷(中國藝術)寫進了流行音樂,就應該還是要注意前後歷史的連貫性與正確性吧,否則就像是把所有可用的元素和名詞填進詞裡,瓷器書畫全部都混在一起,感覺像是在玩一種詞藻拼湊外加點感情故事的文字遊戲罷了。

我們可以認為歷史上的仿製或是當代時尚、建築界的青花瓷圖紋是一種「抄襲」,或說好聽一點是一種「借用」,但至少這些抄襲或借用沒有正確不正確的問題,只有想穿戴的人是否擁有可以fit出青花瓷的氣質;也許方文山和周杰倫與我都非常熱愛中國文化,而中國古典藝術的確能在某些時候成為特殊靈感的來源,所以出現了『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這句極具工藝性的優美歌詞,但old不一定可以成為new,方文山與周杰倫的〈青花瓷〉在我「耳裡」,說真的,也許提高了青花瓷在流行文化上的一點注目度,但第19屆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在我「眼裡」不過就只是利用中國古典藝術而變成的一種噱頭。

有人可能會覺得,啊不過就只是一首網路上就可以抓得到的mp3何必那麼嚴肅勒,但方文山自己透露了在新加坡有人因為他的歌詞而開始學中文,如果現在有人也因為方文山的歌詞而開始學習中國陶瓷史,加上這首歌得到了金曲獎,就更應該指出歌詞與真實邏輯不同的地方吧,以便日後〈青花瓷〉不只可用在國文考題,也可用在中國藝術文化史考題中「改錯」之類的命題參考。

雖然〈青花瓷〉聽起來很優美,也的確極具某種中國味的噱頭,但其實青花瓷在以前是很俗民的瓷器,雖然其因為外銷的成功而響亮了東西世界,但如果真要搭配周杰倫在曲風上的那種「溫婉」,「汝窯」應該才是最適合的珍品,只不過汝窯聽起來好像很難懂、很沒噱頭的樣子吧?!如果流行音樂真如方文山所說具有某種「滲透力」,那麻煩下次正確一點,好不好聽、詞藻優不優美、能不能得獎、要不要發單曲,說真的,根本就是另一回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