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format-1.jpg

Facebook上的on this day,在2009年的某一天我寫著:「如果十年後我們還在Facebook記錄生活,得靠這裡回憶過去的話,會不會太恐怖了?」結果還真的是這樣,所以我決定開始刪除過去;另個場景到了博物館、書店、圖書館,沒有人在認真看展、看書了,大家都忙著擺拍;記得有一次聽到一個長輩說:「拍那麼多照幹嘛呢?最後也不過剩一張。」回過頭看自己累積了多少照片,也決定開始刪除。

早期研究網路、blog或是BBS對使用者的影響,有一派會沿用戲劇、表演的理論支持說明使用者在平台間的行為表演化、戲劇化,到了社群媒體興起,甚至是不同類型的社群媒體,都給了每一個人不同的「人設」機會。(中國用語,類似人格設定的簡稱,用於說明給人的印象)

在中國,常聽到有人會有幾個微信帳號,之一給親朋好友,之一給老闆同事,之三給客戶,之四給男朋友,之於這樣的用戶,就擁有了四種人設;使用者在網路上的流動,穿插著現實的對照,可能在這個媒體上展現的是理想、社會化的自己,在另個媒體上則是自黑用的;哪個才會是真實?

可能得從電商購物車或是線上音樂的播放清單來看起,才能認清一個人真實的樣貌與喜好,例如天貓曾經公布中國女性在電商平台購買按摩棒的比例大為上升,然而當KOL的購物車、誰誰誰的音樂清單也被當做是內容炒作後,還有什麼是真實的?那些沒拍下的、沒po出的,可能就是真實。

IMG_5354.JPG

IMG_8929.JPG

IMG_893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