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format-1.jpg

Yahoo所發表的「消費者一天的媒體使用行為」研究報告可看出跨螢的媒體行為趨勢,手機不只影響媒體使用行為,更逐漸主宰廣告在消費者眼球間的注意力。若就跨螢媒體行為的單方面角度來看,廣告投放轉移至跨螢似乎是最直接操作,但消費者畢竟是最難以捉摸的,跨裝置行為並不單純意味廣告投放平台的轉移如此單純,而需更加考量跨螢上的內容搭配,才有可能天羅地網地抓住消費者分散的注意力。

在「消費者一天的媒體使用行為」報告中,值得延伸觀察、甚至帶給實際操作上的啟示,幾項重點:

  • 電視在黃金時段是重點媒體,但觀眾眼球已不再只緊盯一個螢幕,跨螢之間是否有互補的可能?
  • 讓觀眾關注電視的原因在「內容」,而選擇忽略廣告,在同時使用手機的情境下,廣告是否有可能吸引正在低頭使用手機的觀眾?

 

T2OTV to Online)的可能

研究報告顯示,黃金時段之間,電視雖仍為主流使用媒體,但關注眼球已不再緊盯眼前電視,而分心在跨螢間;另一發現則為觀眾選擇忽略電視廣告,而只對電視內容有興趣。

電視作為單一收看的媒體,因內容吸引而顯得被動的觀眾,有無可能因內容的設計,而轉為主動地使用手邊的另一數位裝置,進而達到品牌行銷廣告傳播上的目標?例如中國春晚與支付寶的結合,在對的時機點(春節的紅包文化),結合對的電視內容(闔家歡的主流習慣),大家在看節目的同時,隨著春晚主持人的提示,手機打開支付寶咻一咻,就能搶紅包、集福氣和傳福氣,此即為跨螢內容上的互補運用,亦即為從電視到數位(TV to Online)的可能。

1.jpg

黃金時段,電視已不再是唯一使用的媒體,跨螢成為觀眾的媒體行為

2.jpg

觀眾為了內容而看電視,而內容該如何引導觀眾在跨螢間遊走?

3.jpg

透過電視內容的引導,觀眾使用手機進行互動

 

讓手機變成其他螢幕的互動廣告工具

另個在研究報告中值得在實務上進行測試的,即為手機有無可能成為各式裝置廣告的互動工具?因從媒體使用行為來看,電視雖仍為最常使用的媒體,但再交叉注意力的比對後,發現收看電視時,注意力卻在手機上;從注意力著手,手機有無可能是跨裝置的廣告啟動工具?

Coke Zero即運用聲音辨識技術,讓手機可以成為與電視廣告互動的工具,而這互動不只可在電視與手機間,更可因手機的移動性高,而延伸至與各式媒體的互動,例如廣播、戶外螢幕,甚至是平面廣告,讓消費者注意力的焦點-手機,成為跨裝置、跨平台廣告的廣告玩具。

4.jpg

手機是注意力的焦點,也有可能是啟動跨裝置廣告的工具

Coke Zero讓電視廣告也可以透過手機來進行互動

Coke Zero讓手機可以和各式廣告互動

跨螢時代可能很有挑戰,但也有可能最好玩,該重視的不只是行為的變化,更需著重注意力的落點,而透過內容、手機與其他技術工具的互補,引導消費者在跨螢媒體使用情境中,自然而然透過跨螢使用,達到與品牌的互動。

*本文同步刊登於Yahoo奇摩網路行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