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format-1.jpg

忘了在哪裡看到一句話,大概的意思是真正的旅行是帶著旅行時的眼睛回到家鄉;30歲後,我喜歡回家,很多時候是為了調整生活,然而回到家後,我發現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跟著爸媽的方式生活,對爸媽而言,這似乎沒什麼變化,而對我而言,不只是一種調整,更是一種「找回」。

過程中有趣也有自省,例如搭著夜車回家,一下車就得到活水湖,邊看日出、邊找晨泳中的爸爸,而後再一起去吃早餐;規律運動,以及正常進食是回家後調整生活規畫中最易見效的,只要一回家,我就可以不用再強迫自己而是自動自發地去跑步或是去騎腳踏車,也只要一回家,三餐總是定時且定量,媽媽總還是像以前一樣,還沒煮完上桌,就開始在廚房吶喊我的名字。

爸爸會像以前一樣開車載著我和媽媽去郊外晃晃,有時去看海、有時去看樹、看花,印象最深刻的是特地到了百年小學,為了找一棵身爬滿細葉冷水麻和抱樹石葦兩種附生植物的百年苦楝樹。

偶爾,我們也會去開發一些新景點,認識一些從外地移居至台東的生活新鮮人,從縱谷的稻田邊,晃到東海岸,跟著媽媽聞到滿屋子麵包香,認識了每天作手工麵包的老闆,有時候還有豆漿和有機豆腐教學;很有意思的麵包老闆,用手插畫的麵包介紹,還寫了一段散文,老闆害羞地說:「我喜歡有氣質地作生意。」

我的回憶總是記得17歲那年夏天,我把房間所有可以帶的東西都堆在後車廂,爸爸關上門、媽媽站在車後揮手、我不太敢再往後看的畫面;時間很現實但也許也有點有趣,現在再回家,我每次都會帶一些書、衣服、鞋子回來,像是想再回來,和那年離開的自己相遇。

前些日子,收假北返前,跟著爸媽去找了理髮師,順便也跟著一起剪了頭髮,理髮師大概覺得我還是小孩、學生,不只拼命打薄並外加修短,對照鏡子裡的自己,我發現我臉越來越垂,心裡正納悶,我之所以被剪短的頭髮而垂頭喪氣,是因為隔天早上還有一場會議?還是因為我看見了過去的自己?

台北的房子被我特意整理、清空,像是隨時可以待命變動,而可以確定的是,不論我再去哪裡、想去哪裡、會去哪裡,我都會越來越常回家。

IMG_1231.JPG

IMG_1429.JPG

IMG_1434.JPG

IMG_3024.JPG

IMG_3459.JPG

IMG_3473.JPG

IMG_4192.JPG

IMG_863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