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format-1  

看這篇文章前,讓我們先去逛一趟百貨公司,先別急著買東西,看看身旁消費者,可能會發現,周圍的人不是在看自己手機就還是在看自己手機。通路,所有品牌的最後一哩,無不使出各種促銷和手法吸引目光,沒想到,關注競品做了什麼活動的同時,其實最大的敵人是:消費者手上的手機。

 

當品牌遇上的敵人不是競品,而是消費者埋頭、目不轉睛的手機時,能夠導入什麼樣的數位應用,讓消費者自然而然地抬起頭來,甚至順勢使用自己的手機進而刺激消費?

 

為通路量身打造的數位應用已是Shopper Marketing領域中的顯學,不論櫥窗、POS、廣告看板、甚至交易方式,都因數位技術的導入,讓以往只是空間的通路,演變成像「平台」般有趣。面對各種排山倒海而來的技術,有哪些是值得關注的趨勢:

 

還在用貼紙集點?拿出手機不就得了

集點帶來持續性的忠誠是通路常見的促銷手法,但也因太頻繁了,導致消費者對這類型的行銷活動顯得又愛又怕,愛的是集滿點後的優惠,怕的是過程中的瑣碎;英國的個性咖啡店Harris + Hoole即運用手機app來執行集點活動,不僅如此,還讓消費者可從中設定「我的口味」,透過入店check-in的機制,即使面對不同的服務人員,也不用再重複唸出自己習慣的咖啡口味;集點卡會忘記帶、集點貼紙會不見,但手機一定是黏在手邊,要忠誠集點,不如直接善用手機,忠誠之外,也延伸到服務的便利性。

圖片1  

 (資料來源:Youtube)

 

 除了電商網購之外,實體通路也需要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在台灣的開放,對虛擬通路帶來新一代的革命,當大家還在討論實體通路是否也適用第三方支付的同時,PayPal看準Beacon成熟的技術而即將推出適用實體通路的支付系統,此舉不僅將改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更將改變通路的促購方式;因應這波第三方支付與Beacon的應用熱潮,通路該準備更「適時」、「適個人」與「適地」的行銷或促購內容,抓準那些在移動過程中的消費者,勾動他們當下的需求,讓無時無刻握著手機的消費者,就像握著刷卡機般,直接就在移動中買單。

圖片2    

(資料來源:Youtube)

 

只能展示?讓櫥窗也有坪效

以往櫥窗只供作展示,如能兼具電子商務是否更具效益?紐約街頭的電子櫥窗,即實現了展示與購物的雙重功能;除了以主題吸引特定族群的消費者外,更透過更具效率的物流配送方式,讓Window Shopping不再只是過過乾癮,更可以有效地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慾並無間斷地引導購買。

圖片3  

(資料來源:Youtube)

 

三寸不爛之舌迎戰聲光效果

以往銷售產品需要靠經驗老道的服務人員針對產品優勢、成份進行詳細說明,當產品成分或原產地背景較複雜時,事前針對服務人員的教育訓練就得花上相當長的準備作業,而面對日漸獨立與喜歡自行判斷的消費者,服務人員的說明反而顯得壓迫與打擾;肌膚保養品牌Kiehl’s於通路內設置互動桌,使用的內容即為產品,將成份與來源地透過互動的形式進行展示,一方面營造娛樂效果,二方面也讓消費者直接自己摸索,並從中提高對產品的興趣,大大提升靠櫃與後續詢問的可能性。

圖片4  

(資料來源:Youtube)

 

意想不到的互動來自消費者的一舉一動

常見的通路數位應用,即為裝設電子看板,而內容也僅與電視廣告同步,無任何互動考量,此為以「硬體」來思考,失去數位之所以需導入至通路的意義。以日本服飾店所裝設的電子看板為例,看似平常輪播的內容,但以消費者在店內的行為布局,凡拿起衣架,即會啟動意想不到的內容與聲響,不僅有效應用電子看板的功能,更以消費者的動作出發,達成互動與吸引的目標,讓電子看板不至成為輪播電視廣告,而成為讓消費者驚艷的數位工具。

圖片5  

(資料來源:Youtube)

 

「讚」可以吃?用社群買東西

社群媒體如何和通路搭上邊?消費者最常在社群媒體使用的功能,就是最直接的工具。英國家樂氏在實體通路活動中,就直接以社群媒體的發文當作交易幣值,凡發文就可以消費的方式,不僅顛覆消費者的交易習慣,亦可在社群上達成活動宣傳的效果;重新定義平常習以為常的數位工具,應用在新的場域中,即成了兩者兼具的通路行銷方式。

圖片6  

(資料來源:Youtube)

 

別煩我!讓「我」自己促購我自己

IBM於2014年初所發布的趨勢報告「The IBM 5 in 5」中,預測實體通路將因技術的運用而拉開與線上購物的區隔,其技術即指Beacon,而在Apple正式發表iBeacon並導入實體店面後,相關的熱潮亦隨著新創公司的投入而逐漸誕生,例如Estimote針對iBeacon技術所開發的載具,將為實體通路帶來前所未有的數位促購方式,先前僅能透過電子看板進行簡易演繹的促購內容,因有了iBeacon,多媒體、網上評價、比價、甚至社群媒體的連結,都可在消費者自我掌握的手機中全部到位;相關的應用雖仍在研發階段,但最後一哩的通路角色將隨著這波技術應用更受重視,從以往的直接促購、試用、喊價折扣優惠的「空間」,轉變成需承載更多品牌與產品教育、甚至社群評價的「平台」。

圖片7  

(資料來源:Youtube)

 

看完這麼多的通路數位應用,先別急著發想,出門去逛一逛賣場和通路吧,看看那些盯著手機的消費者,先想想什麼樣的應用能將消費者從小螢幕抬起頭,就會是機會的開始;別急著定焦在技術上,也許只是既有的平台和服務,經過垂直交叉整合,就有可能是下一個在通路上、讓消費者不用掏出錢包、自然而然滑一下手機就完成交易的最殺應用!

 

*本文同步刊登於Yahoo奇摩網路行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