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format-1  

前些日子,和朋友去了趟小烏來,路程遙遠,但想到就要踏上天空步道了,心情難免興奮,即使真實的步道不如想像,預期一個小時就要離開的行程,卻因周圍清新的景色,讓我們停留了將近一整個完整的中午,不只拍拍照、打打卡而已。

 

可能是我和當地的互動多了一點,在網路上看到網友的分享:「小烏來的規劃很爛,周圍的攤販很閒散,感覺很落後,進到步道後一整個大失望」時,不以為然的我覺得還好自己體驗了一段不一樣的旅程。

 

小烏來是泰雅族世居的山區偏遠小部落,因為到了這裡,喝了馬告雞湯,才瞭解「馬告」之於泰雅族人日常的意義;冷冷的山區,因有熱情吆喝的泰雅族攤販而顯得溫暖,族人操著腔調濃厚的中文,邀請我們一起坐下來裝填竹筒飯,告訴我們米是什麼做的、竹子是什麼時候砍的、覆蓋的葉子要怎麼包、先蒸後烤;我會永遠記得,我的第一支竹筒飯就是在小烏來完成的,而網友的負面分享,如天空步道下的水流,流過這一眼,留不住下一眼。

 

這段旅行觀點上的落差,讓我想起前陣子看過的電影《救救菜英文》,裡頭因語言、文化的隔閡而產生的問題,包括生活、甚至是親子和家庭。以語言作為核心,可能放大到整體民族,又或是縮小到人和人之間的互動,因彼此語言上的落差而產生的偏見。

 

很多時後,我們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不是所習慣的、不是所預期的,覺得空虛無聊失落,但那裡一直都是那裡,是那裡不如我們所想,還是我們自己太judgemental

 

在工作上,我們常被要求或要求別人:要有自己的觀點;提出觀點的背後,代表的是一個人經思考後的建議或想法,而不是表達偏於一方的異見。在Social Media興起後,加上新聞媒體的搧風點火,每個人看似都有非常多的觀點需要抒發,細看其中,不難發現,大家易偏向一方,並夾帶喜怒無常的文字,看似每個人都被惡性的社會環境養成了很多自己的觀點,深究後,不過還是被主流媒體影響下的「個人意見」。

 

看待這些輪播洗版的意見時,想起某次和在媒體界服務的朋友聊到,現在做新聞已經不是當年學院所強調的「客觀、公正、事實」,而是被鼓勵去設定立場,因為新聞有了靠攏一方的設定,就容易引起討論和激辯,達到當代產業界認為真正「新聞學」的效果;不只新聞如此,被瘋狂轉載的專欄、和產業對立的媒體、一天到晚把台灣寫得像是沒有明天的不知哪來的網路作者;看多了,擔心煩惱,什麼都沒看,反而覺得明天依然美好。

 

真正稱得上觀點的觀點是什麼?在我受訓練的環境以及我認為的觀點,不去攻擊與貶低,更不用下結論,沒有對與不對,只有對與對的選擇;觀點不是個人意見,形成觀點的同時亦決定了我們看待人事物的價值,也讓我們試著用不同的角度與心情看待周遭的人事物,也就是去思考、站在自己這一方思考、站在別人那一方思考;在電影《鐵娘子》裡的柴契爾夫人說,現在的人愛強調「你有什麼感覺?」,而不是「你怎麼想?」噢,對了,現在連在Social Media發佈動態的新功能都還可以補上一則「feeling」; What you think, you become,少了思考的過程,自然也少了行動,大家都像是一群跟隨者,我多希望maker這字比小確幸還要流行在這個社會上。

 

最後,每天看了一整牆的意見,很多事、很多人、很多物,表現或佔據的意見和我們不對稱時,別急著再去生產另一個意見了,因為那不過是網路世界的一則對立動態而已,留不下什麼,也起不了什麼作用,應該再去用力實踐與展現出另一種觀點,不再是輪播、跑馬、動態而已,自己就是自己的觀點,怎麼更新和刷屏都取代不了。

 

扯遠了,扯真遠,就這樣週末都混在小烏來,回市區和上了Social Media後,不免又看到一堆抱怨與批評的動態,正納悶著「大家怎麼那麼愛看新聞啊」的同時,我已經訂好下一次遠離的時間和地點了。

IMG_8308 IMG_8314 IMG_83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