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844684.jpg  
2005年7月初, 倫敦佔據了所有世界各大媒體的重要版面,為喜(申奧成功),也為憂(恐怖炸彈攻擊);倫敦在申奧決選中險勝巴黎,讓內斂沉穩的英國人也難掩興奮之情,但不到一天,炸彈攻擊的恐慌中,倫敦始終如一的stiff upper lip,讓國際新聞除傷亡消息與應變處理外,多了另一分析的話題。

倫敦的爆炸不只炸出人命,也炸出台灣電視新聞的膚淺;在台灣的我們,不論從平面或是電視,可以清楚地知道英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但卻驚訝於「英國人為何如此平靜?」; 中國時報駐歐特派記者江靜玲以常駐英倫的角度,提出對恐怖爆炸事件的另類觀察,反觀 TVBS國際新聞編譯涂尚儀,同樣也以「英國人的冷靜」為題,但新聞卻以記者主觀淺層的角度結尾,在在突顯該名記者對深入文化差異的用心不足;此外, 中國時報政治組記者江慧真,也與留英台灣留學生越洋聯繫,深入了解倫敦當局應變現況,反觀TVBS國際新聞編譯崔敖霜援引美聯社新聞照片,看圖說故事之片面影像報導,光是下的標題就直接反映了該名記者的用功程度。

不是有爆炸就一定會有混亂,London不是Taipei、Tony Blair不是陳水扁、Ken Livingstone不是馬英九,英國和你就是不一樣的社會性格,以及先前面對北愛爾蘭共和軍的經驗,讓英國上下在此恐怖爆炸事件中保持一貫的態度,首都也於第一時間作出緊急反應;英國的特例不只炸出了台灣電視媒體在處理國際新聞上的片面,更爆出了台灣電視國際新聞記者在文化差異與國際化的程度。

前一天,申奧成功的英國人,和全世界說「Thank you」;後一天,受爆炸攻擊的倫敦人,也冷靜且沉穩地對著外國媒體鏡頭說「Thank you」;不論是政府、警方或倫敦市民,異常冷靜的態度,連觀光客都印象深刻。長期暴露在好萊塢文化下的台灣人,通常陌生於英國的個性;英國的不一樣不只是腔調而已,如果有機會看Hugh Grant的電影,不管演什麼片他幾乎都習慣把英國的個性順帶揣摩到主角身上,例如在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裡,即使誤闖Julia Roberts與美國男友的房間,但他還是選擇很處變不驚地離開,並淡淡地走過一個人的春夏秋冬;在貼身情人(Two Weeks Notice)裡,面對Sandra Bullock的緊張,他卻一貫輕鬆自在;另外,在雙面情人(Sliding Doors)裡,不論Gwyneth Paltrow是否趕上那班地鐵、是否當場抓到男友劈腿,她都還是在後來的每個關口展現London Women面對愛情的冷靜與睿智,當然Bridget Jones這個傻大姐就另當別論了。

從電影中,我們看到了英國人在面對愛情的性格;從恐怖爆炸中,我們也看到英國人在面對危機與威脅的性格;一個爆炸,深層與膚淺的兩種角度,點出了文化差異與深度觀察的重要,英國的個性就是和你我都不一樣,當然英國也不會了解選舉之於台灣人的重要性(或厭惡性)。

延伸觀看:
非關男孩(About a Boy)
愛是您愛是我(Love Actually)

延伸閱讀: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我談的那場戀愛(Essays in Love: a nove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