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9844464.jpg  
「The product is just part of the story, a companion on the journey, not the hero」-Daniel Sicouri, Ogilvy & Mather chief executive for Europe, 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想家的感覺很深刻,有時只是空氣某種味道,就開始想了,好像真的是某一種味道,可以讓自己突然覺得沒有離開,但回到家時又千方百計想出去』;大學畢業前的幾個月開始接觸MarCom的工作,那時帶著我的主管是UIUC MBA畢業的行銷女強人-Julia;實務經驗為零的我跟著Julia開會、辦活動、加班到深夜,離開工作後,Julia仍以「阿姨」自居關心著我,直到我拿到學位、出國當兵後,她留了這段話給我。

自從北上讀大學後就開始不斷變動的生活,台東的老家、大學的宿舍、中壢的套房、民雄的房間、台北市大安區的公寓、史瓦濟蘭的小房間,這些年的變動,讓我覺得,人與土地的感情,早就不在我的身上,無論我移動到哪裡、旅行到哪裡、變動到哪裡,我還是得機械性地完成所有要將自己定居下來的生活條件,接著,我一樣上網,一樣吃飯,一樣洗澡,一樣寫文章,一樣認為下雨天是這個地方最slow的時刻。

不只是空間的變動,也包括了工作的轉換、論文主題的更改、習慣的變化、口味的轉移;變動的過程中,總因疏懶的個性而遠離了一些朋友,也因為不斷意識到將有變動的可能,一些該進化為美好關係的關係幾乎都,隨便終結了。

這樣不斷地變動,讓我走到哪裡,都一樣一個人,一樣,慢慢老去。

直到我在史瓦濟蘭,看當地的報紙、上當地的咖啡館、逛當地的傳統市場後才發現無論去到哪裡,我還是我自己。自己不變,環境變了,也不代表心靈上的真正改變;眼睛看到的即使是新的世界,其實那只不過是舊世界的心靈在重複過去的詮譯。

這是不是想家?其實我不太確定,但這樣的想東想西卻讓我想到了Louis Vuitton在Core Values Campaign中的Print Media系列廣告稿;由Ogilvy & Mather Paris操刀、Annie Leibovitz掌鏡的系列廣告,連續看起來就像環繞成了一個迴圈:旅行→自我→家→感受→旅程→愛;大部分的人主要意識到的自身文化,通常包括一個背景或一處家,而旅人則至少深知這兩種文化,Edward Said認為此種多元的視野造就了對並時領域的覺察,借用音樂的術語,這種覺察就是一種「對位」。

1139851403.jpg 1139851404.jpg 1139851405.jpg 1139851406.jpg  

我們總是在考慮這次該托的是LV還是MUJI的行李箱,總是在抉擇這次是要帶Dior Homme還是Miu Miu的西裝,總是在煩惱該帶哪幾本小說在飛機上、機場裡度過,總是在重新排序iPod裡的清單,是該放Oasis還是陳綺貞,總是在換算該買Abercrombie & Fitch還是Zoo York比較划算,總是在回到家後在意那增加的信用卡帳單與體重。

不過就是個變動和旅行,為什麼我們總是急功好利?為什麼我們不好好面對那些衝擊?那些因為語言轉換、文化衝突、視覺震驚時所回想到的自己;當站在東京的某個角落看到鐵塔熄燈的那一剎那,我們想到了的是身旁同行的人嗎?坐在往莫斯卡前進的西伯利亞鐵路上時,我們還認為那段無疾而終的關係比自己的人生還重要嗎?

對於在旅途中或正在變動的人來說,表達、生活習慣或是在新環境中的活動,其實都不可避免地對比了在另個環境裡同樣事物的記憶,只是當我們忙著購物、忙著算匯率、忙著搬家、忙著定下來就忘了自己。旅行與變動讓我們脫離了現實生活再熟悉不過的脈絡,製造了一種真實以面對自我的機會,而不再只是日復一日、盲目地把身邊的人事物視為理所當然。面對那些不斷衝擊而來的異國文化,反而增加了對於自身文化更進一步的理解,驚覺到自己是以何種視野與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這幾年面對排山倒海的大變動,變動中的自己總是輕描淡寫,而不斷移動的結果,似乎增加了固著的深度;在史瓦濟蘭,我曾一個人,望著電腦螢幕上的廣告文案發呆,也曾在蓮蓬頭下,不斷背誦這幾句廣告文案;變動,和變動中的人的insight,Ogilvy & Mather Paris幫Louis Vuitton挖到了。

未來不在這裡而在那裡,我想家嗎?Sometimes, Home is just a Feeli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