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39844209.jpg  
在夏天快過了一半的週末,搭了平溪支線來到了十分車站,除了拍點隨性的影像和清新的照片外,更玩了這裡近年聞名的天燈,而在從十分車站走到大華車站這2.9公里的路途中,沿路經過的一景一物,不論是人文或自然景象,皆讓我在流了滿頭一天的汗水後,帶著哀愁的心情回到了城市。

回到台北後,我會想到,在鐵道旁的那個小店裡,那個熱情招待我們,在知道我來自台東後還和我合唱一首《來去台東》的阿嬤,她之後呢?依然寂寞孤獨的守著那間小店嗎?夏天可以賣枝仔冰,冬天可以賣天燈,但沒有遊客的weekday呢?寄出當地特有的木製明信片後,深深覺得平溪有很特殊的當地文化,但台北縣政府似乎過於專注於每年元宵的「北天燈」活動,活動過後遊客來到這裡不知道是為了什麼,連想要沾染一點當地歷史文化的深度機會都不知從何開始,在和當地人接觸後,獲得了卻是一絲絲的悲傷,因為這裡的繁榮只在weekend。



Generated by Flickr Album Maker


近年來,台灣面臨資本全球化更劇烈的社會轉型壓力,政府更積極推動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並將「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列為重點之一,並加重以地方文化結合產業發展面向切入社區營造工作,彰顯出地方文化產業的推動為台灣現階段為地方文化再發展、振興地方經濟,以提昇國家競爭力的重點工作。

在此一政策發展下,值得探究地方文化產業為一種以地方文化為基底之產業發展形態,然經濟成長之一元化慣性追求一直是台灣過去發展軌跡的主要思維模式,因此疑慮這樣之思維下,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之發展是否會本末倒置以經濟效益為最主要、甚至為單一之指標及考量,或以觀光客人數為發展鑑定指標,而致使在發展地方文化產業的同時會犧牲其環境生態、生活品質,甚或戕害地方原有文化資產,而不利文化主體性之落實。

會想到平溪一遊和取景,是因為那裡的文化,還有鐵道所支撐的旅遊情趣;「文化觀光」是應用文化資源發展出來的一種觀光模式,而以其歷史文化層面做為觀光主體的「鐵道文化觀光」不僅成為近年一種新興且受歡迎的旅遊形式,同時也使鐵道文化資產獲得轉型再生與永續發展的新契機。

文化資產結合觀光發展是一種積極開發鐵道歷史文化潛能的經營策略,然就台灣鐵道文化觀光的發展現況而言,鐵道多被視為一般的旅運工具而忽略其身為歷史文化資源的一環,因此在觀光發展定位仍處於交通層面而無法發揮鐵道文化的深層涵構來形塑其獨特的文化觀光魅力,或是藉以提昇整體觀光附加價值來創造經濟效益。

台鐵與台北縣政府應學習英國BR與日本JR在鐵道文化與當地特色結合的成功案例,利用鐵道文化資產各類有形與無形的歷史文化相關資源,探討賦予遊客歷史美學、學習教育、場所故事與文化活動等觀光「體驗」的方式,而不是一年只有一度的放天燈而已。

台北縣政府近年以爭取和台北市合併作為施政重點,在抗議分配款被中央打折的同時,以一個遊客的眼光看待平溪這個台北縣的邊陲地帶,不論有沒有被升格為台北市,這裡的人口依然大量外移,在台北都會圈因經濟發展而「昇」的對比下,強烈突顯出平溪因產業型態、人口組成、交通條件等限制,這裡依舊會是一個沒落的、未被編入區域經濟分工中的都會邊陲的無力困境。

你可能會說:那還好平溪還有天燈和木製明信片,但放完天燈、寄出明信片後呢?當我站在大華車站看著旁邊的幾戶人家,阿嬤陪著孫子玩的那個畫面,成就了我這趟旅行的一種哀愁。

旅行不應如此心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