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9844175.jpg  
雙卡風暴在台灣似乎真的直接影響了民生消費,導致許多數字下滑或業績不好都會聽到「因為雙卡風暴」的影響(或藉口?),但雙卡風暴後卻出現了新的消費趨勢,而此趨勢不在於「支出」上的消費,而在「理財、投資」上的消費;外商金融集團自雙卡風暴後,積極在台灣市場建立專業品牌形象,除了基金管理集團外,各銀行也陸續推出財富管理銀行服務,搶攻這股「不再教你花錢、而在教你存錢」的新消費趨勢,即使「錢財乃為身外之物」,但隨著M型社會、下流社會等議題的發燒,雖為身外之物,但有總比沒有好,而錢少也總要想辦法讓它變多。(在Google上搜尋大前研一所創名詞-「M型社會」,旁邊出現贊助商廣告即為資產管理人才培訓廣告,可見「存錢」在未來是個不分貴賤的流行消費行為;以後臨櫃存款可能會是種流行,而HSBC Direct可能還會被Vogue稱讚為最時尚的銀行服務呢!)

外商財富管理銀行中的前兩大品牌-花旗與HSBC,其分別在廣告行銷上投注大筆預算,其中尤以HSBC最為驚人,2006年除推出「Direct」新服務而出現高媒體投資外,其中單以財富管理銀行服務的媒體投資就將近四千萬,較2005年成長超過20倍(根據AC Nielsen廣告量資料顯示:HSBC Premier Banking在2006年媒體廣告量支出約3,800萬,2005年則約170萬),而花旗財富管理銀行(Citi Gold)2006年在廣告媒體的投資上,雖少於HSBC(Citi Gold 2006年媒體投資約2,300萬),但其依然穩固業界普遍公認財富管理服務的最佳品牌。

你可能會開始懷疑,這兩個品牌的廣告量如此驚人,但為何都沒接觸或看過他們的廣告?事實是,這兩家頂尖的財富管理銀行只服務300萬才能去開戶的有錢人,所以就像一本書的書名一樣-《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給有錢人看的廣告,當然不是老百姓可以看到的,即使看到,也不會有任何反應,因為刺激點很高-新台幣參佰萬元整。

觀察外商財富管理品牌第一的Citi Gold,其2006年廣告投資組合以有線電視的58%佔最大量(無線電視12%、報紙13%、雜誌18%),在雜誌廣告部份,Citi Gold在2006的Q2到Q3皆集中於商業周刊;商業周刊在台灣為以knowledge & professional為形象的知識週刊,讀者以35歲以上男性佔多數,且家庭月收入皆高於十萬,姑且不論商業周刊的這群讀者是否即為Citi Gold的目標消費者,如單純以讀者群觀察,商業周刊明顯與其他周刊有所區隔,成功經營中上階層讀者市場,在此並無直接表示看商業周刊的讀者都是有錢人,我們也許可以比較客觀地說:『會看商業周刊的人有兩種insight,其分別為:想要成為有錢人的desire和有能力成為有錢人的potential』,於是Citi Gold的廣告以每週並持續兩季的方式集中在這本雜誌上;以下收錄幾篇Citi Gold於商業周刊上的平面廣告,以觀察給有錢人看的廣告到底是長什麼樣子。

1139844176.jpg   

Citi Gold於商業周刊以古今諺語的方式(服務Citi Gold的copywriter應該是中文系或外文系吧?),引經據典地賣一個『branding』,看似非常成熟穩重,但Citi的作風卻是知名的剽悍,理財專員炒起單來,完全不引經據典,因其理專業務的quota高於業界一般水準,所以當有錢人把三百萬交給花旗理專後,可能會面臨理專不斷地炒單,或是作一些流動性不佳且不收手續費,但事實上其佣金回扣到業績上卻是非常「好看」之標的,而花旗在經營理財像是蘇院長開高鐵一樣,衝衝衝地把一些比較奇怪的商品,或是連結到新奇有趣標的之連動債,第一個引進台灣,所以我們會看到下面這則平面廣告,完全展現花旗的剽悍作風:

1139844177.jpg


『金錢』在花旗理專的眼中可能是『絕佳的僕人』,而真正的有錢人把三百萬交給花旗後,應該也不會去計較這些錢被剽悍地利用著吧?相較之下,一般老百姓如果只放一百萬在新興市場基金,應該每天都在心驚膽跳了;也難怪,Citi Gold的廣告如此沉穩,不以一些未來不看好的字眼去煽動投資者,也不靠任何尋求信任的字眼去承諾投資者,因為會把錢放在Citi Gold的有錢人應該已經不會再care這些「有的沒的」小事了。

話說回來,有錢人的錢靠著Citi Gold的幫忙越來越多,那老百姓呢?老百姓選擇投資、理財時考量的因素是什麼?安全?低風險?報酬率高?可惜,報酬率高的商品往往存在某種程度上的風險,你可能完全無法控制你的基金經理人或是理專,把你的錢亂灑,明明泰國發生政變、日經指數大跌,你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你的錢往最危險的市場送,所以老百姓在選擇投資服務時,除了報酬與風險的考量外,可能會再增加所謂「信任感」,於是我們會看到AIG友邦環球投資在2006年底也出現驚人的廣告媒體投資,並強調「我們管理的基金,自己也會投資」(奧美廣告操刀),唔?這是真的嗎?其實不管是有錢人或老百姓大概都會知道,聰明的理專或基金經理人,絕對不可能自己靠自己的投資而致富,當然是靠業務衝上一堆錢之後,40歲就提早退休了。

所以,AIG友邦環球投資的slogan,也許可以改成:『己所不欲,絕對不施於人』,這可能才是適合老百姓的百分百信任感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