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39844152.jpg  
雖然我是讀IT的,但以前在學校上課的日子完全都沒提過blog,第一次聽到這個單字,是有個朋友在大三的時候去參加政大新聞所的碩士班入學考試,那時候好像考了一題關於blog的申論題,就是2003年那時候,因為我朋友沒聽過所以完全不會寫,考完試回來到處查資料才發現原來什麼是blog,而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到底什麼是blog。

後來我下南部讀研究所,那時候住的地方實在太偏僻了,前面是鳳梨田、右邊是竹林、左邊是甘蔗田,生活太乏味的結果,就是開始寫這個blog,其實那時的原意是想要和住在北部的大學同學有聯絡感情的平台,不過寫著寫著好像又變出另一個樣子。

因為我幾乎已經沒有原創的能力,所以這個blog百分百都和我的生活有關;離開大學的前半年與後來到現在,我陸陸續續以雙工人的角色參與了很多不同的工作,而過程中我所見所聞以及其他所被感染、所體會到的都是這個blog的source。

我還沒幫這個blog設定什麼個性或定位,因為如果有了一個大框框的話,我可能寫東西的頻率會更緩慢,但兩年下來,也才在這裡留下110篇文章,如此低產量的結果似乎和標題有關,那就是「寫作」;因為是「寫作」的關係,於是就會有種心理上的潔癖,進而拖慢了文字組成文章的速度。

還記得,大一時曾經上過一學期由陳義芝老師所開的文學課,在離開升學考試後,我還是能以正確的態度閱讀,必須感謝這堂課以及陳義芝老師,對有如脫韁野馬的大一新鮮人來說,那是一堂非常重要的關於人生與文學的啟蒙課;最近在媒體上看到陳義芝老師的一段話-『情感若不寫,有一天也會消失』,也許年紀未到,我總寫不出到味的情感,但總覺得,上大學以前即使寫得沒有多好,但都還是保有寫作的習慣,小學、國中寫作文,高中寫週記、作文,上大學後,變成什麼都沒有在寫,更遑論出了社會工作之後,大概連寫的意願與力氣都不會存在,於是我以持續練習寫作文的心態在經營這個blog,是對我自己;即使數字能力不夠好,但希望透過文字,自我訓練在組織與邏輯能力上的敏銳。

因為以上的種種,這個兩歲多一點的blog出現在這個獎初審入圍名單裡,有點像是以前參加推薦甄試通過初試的感覺,但我沒有任何野心,因為一直以來,我都以砲灰自居。

這裡記錄了過去兩年多我所有的痕跡,如果硬要說點入圍感言,那就是:「情感若不寫,有一天也會消失,所以我會繼續記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