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我在台東 (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blog-format-1.jpg

「羨慕你有台東可以回。」在台北長大的朋友和我這樣說,台北之於他們像是離不開的地方,要走就似乎得出國,又或是得換個生活到更遠的地方去。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jpg

自己說自己是創意手工市集,就好像就可以是一種市集,這樣的操作已經遍布全台灣,從最熱鬧的地方,到最荒僻的地方,都看得到所謂市集;剛開始,人們覺得新鮮,追尋著特別的市集跑,甚至有了變型版,成了野餐或是產地餐桌,但越看越覺得不對勁,怎麼說?當市集成了和週圍環境無關的市集,這和夜市擺攤有什麼不一樣?當野餐成了擁擠眾人拍照上傳的社交場合(實體社交亦要同步連線到虛擬社交)?當產地餐桌成了一種過度包裝的擺設?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jpg

印象中每次離開台東時就會刮風,偶爾刮起台東特有的焚風,或是讓空氣異常清晰的南風,特別喜歡、懷念前者,溫溫熱熱的,一整天、直到晚上,焚風吹來,就像一整天站在吹風機前的感覺。就是這種風,吹起來特別不想去台北。很久以前,我們覺得提著公事包的畫面很帥,但現在是,聚在一起討論該拎著背包、遠離台北,過生活。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jpg

我們常憧憬遠方,卻忽略了近在眼前的人事物。還記得高中地理課堂上老師很愛開的冷玩笑:『我從「水上」來、我從「水里」來,台東也有個神秘可愛的地方,我從「山里」來。』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jpg 

『當我說「未來」這個詞,第一音方出即成過去。』很喜歡辛波絲卡的這段詩,大概是年紀到了一點,對於「時間」的體會特別深刻,這種深刻不只是形而上的刻度,更是對自己、對事、對回憶和對人的刻度。衍生出來的副作用就是喜歡往舊的地方去、翻舊的東西玩、找舊的朋友聊天;大概是往過去找,就會覺得未來慢了一點。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jpg 

我們有太多的個人記憶,卻喪失了和家人製造家庭回憶的能力。只要台東有重要的節慶,我都會盡量回家,一起和家人做一件事,例如這幾年熱門的熱氣球季,週遭的同事朋友都是和同儕相約,只有我是特地回家,和家人一起去看熱氣球,是每年暑假的必備行程。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jpg 

很喜歡入夜後的台東市區,車少、人更少,尤其在一般日子裡的夜晚,八點後的市區,走一趟最熱鬧的中華路,迎面而來的行人可能只有個位數;小時候我覺得這種感覺是無聊,長大後、回家後,卻喜歡這種感覺。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  

以為已經把台東跑遍,就在被導航錯誤導到深山無路可進退的絕境,才知道原來自己被城市養成了侷限。出門要先做功課,所以侷限了驚喜;出發先用導航或手機地圖,所以侷限了真實的互動;習慣要有品牌的消費,所以侷限了對在地的好奇。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  

八月至九月,是花東金針花盛開的季節;地利之便,家人常提議要去賞金針花,只要一聽到這邀約,腦海浮現的不是花,而是長途跋涉的山路,還沒出發就暈了。類似的邀約如果發生在青春期,我應該會馬上拒絕,長大了,即使身體先出現暈車的反應,但心智是馬上就答應了。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

阿妹:「閉上眼睛唱一次。」「好,張開眼睛,看著遠方的山再唱一次。」大地是舞台、中央山脈是背景,不用投影、不用多媒體,阿妹在池上唱歌是一種治療;後來我是在池上、聽到阿妹唱〈姊妹〉,對照歌詞,回想眼前池上的顏色,我才理解這四季的池上,像歌一樣,值得一直唱、一直聽。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  

大學上了哪些課其實都忘了,但最記得的是退了哪一門課,因為大學四年也就唯一退選這一門課,課名是「專題報導」,老師是誰早忘了,只記得是來自業界的記者,印象最深刻是,關於新聞寫作領域的課理當是客觀角度的,但出身實務界的老師卻異常主觀,同學可能因此缺席嚴重,搞到系主任放話要親自坐鎮課堂。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  

在台東長大,對原住民文化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身旁總有樂天開朗的原住民同學,陌生的是看了很多遍唱歌跳舞,卻不知道這些文化從何而起;直到離開家、上北部讀書工作,輪廓深、膚色黑,總被認為是原住民,傻笑面對、不太想做解釋;沒辦法正確得知其他人怎麼透過外觀去猜想原住民,產生的刺激反而都在自己,反過來想自己怎麼去看待外表看起來和我不一樣的人。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  

「旅行的真諦並非走訪異鄉,而是在最終能以遊覽異鄉的心情來體驗故鄉。」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  

台東197縣道上有一個神祕的地方,裡頭有一片森林,甚至有一間看不到也找不到的博物館。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  

“The whole object of travel is not to set foot on foreign land; it is at last to set foot on one’s own country as a foreign land.” - G. K. Chesterton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  

放眼整個台東池上萬安田野,看見什麼?看見一望無際,看見自然,這是一塊沒有電線杆、也沒有農舍,沒有任何人工添加物,地表上除了稻,就還是稻的一片淨土;直到長榮航空的到來,看見破壞!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 (1)  

什麼是「慢」?當以後的小孩問起這個形容詞時,該怎麼具體形容?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  

買不到車票回家,其實都難不倒我,想回家就是有辦法可以回到家;今年回家都用很慢的方式,搭客運、轉火車、分段買票,以前總覺得回家的路很長,長大了、自己走多、走遠了,回家的距離就不算什麼了;每次都還在回去的路上,就已經先想好下次回來的時間,下次回來是清明、是端午、是中秋,就這樣在來來回回的距離之間,今年也回家七次了,應該是離家之後、回家頻率最高的一年。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format-1  

有人問:「你怎麼很少寫台東?」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43542711.jpg  

『《神隱少女》傾訴的意境,則是淒涼地映照了,在社會階級身份角色的狠狠烙印之下,現代人的無所遁逃於天地間的悲哀。』-簡白

vincentk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